
作者:朱恒夫,聂圣哲
页数:266页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71386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应征“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的入围然未获奖的论文, 另一是戏曲舞美, 因为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开设专栏的目的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舞美问题。其中不少论文能从新的视角, 对民族艺术的理论问题做研究, 许多观点颇有新意与创见, 对今日戏曲振兴有所启发, 对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朱恒夫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出版过16部戏曲理论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上海大学出版社有着深度合作的关系。 聂圣哲 聂圣哲,现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校兼职教授。
目录
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参评作品选
南戏“昆腔化”五题
南戏中的“犯调”及其与“集曲”的差异
瘟疫与民间祭祀演剧
清代内廷大戏中的华夷秩序
演出脚本对折子戏舞台形态的塑造
——以《长生殿》中的《定情》《絮阁》为例
清末上海灯彩戏的发展及其特征、意义
旧貌变新颜
——民国京剧票友、票房考查(1912-1937)
民国中期地方政府的戏曲审查制研究
戏剧《南天门》与山西大同曹福庙因缘考论
从乡土到都市:近代戏曲生态的缠变
——以晚清民国报刊中“应节戏”“义务戏”史料为中心
乡村京剧调查与思考
——河北廊坊市永清县三圣口乡黄家堡村百年京剧活动考察
1949年以来戏曲表演记录的形式与原则
戏曲舞台美术研究
舞台美术是戏曲不可或缺的艺术要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戏曲舞美研究述要
绘景、空间、无声的戏剧语言
——梁三根粤剧舞美设计创作谈
“深山不见寺庙”
——新编大型现代滇剧《回家》舞美阐述
皮影戏舞台美术的美学特征
把握舞台美术艺术再现中的感知觉系统
从戏曲生态角度看清代剧场建筑的变革
论中国戏剧对日本歌舞伎旋转舞台的借鉴与创新
戏曲新视界
李斐叔生平考论
魏明伦早期剧作研究
《汾河湾》的流变与比较研究
——以中国京剧选本为考查中心
戏曲现代戏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勋心萸佚求稀见鼎力繁华显曲山
——评廖可斌主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
南戏“昆腔化”五题
南戏中的“犯调”及其与“集曲”的差异
瘟疫与民间祭祀演剧
清代内廷大戏中的华夷秩序
演出脚本对折子戏舞台形态的塑造
——以《长生殿》中的《定情》《絮阁》为例
清末上海灯彩戏的发展及其特征、意义
旧貌变新颜
——民国京剧票友、票房考查(1912-1937)
民国中期地方政府的戏曲审查制研究
戏剧《南天门》与山西大同曹福庙因缘考论
从乡土到都市:近代戏曲生态的缠变
——以晚清民国报刊中“应节戏”“义务戏”史料为中心
乡村京剧调查与思考
——河北廊坊市永清县三圣口乡黄家堡村百年京剧活动考察
1949年以来戏曲表演记录的形式与原则
戏曲舞台美术研究
舞台美术是戏曲不可或缺的艺术要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戏曲舞美研究述要
绘景、空间、无声的戏剧语言
——梁三根粤剧舞美设计创作谈
“深山不见寺庙”
——新编大型现代滇剧《回家》舞美阐述
皮影戏舞台美术的美学特征
把握舞台美术艺术再现中的感知觉系统
从戏曲生态角度看清代剧场建筑的变革
论中国戏剧对日本歌舞伎旋转舞台的借鉴与创新
戏曲新视界
李斐叔生平考论
魏明伦早期剧作研究
《汾河湾》的流变与比较研究
——以中国京剧选本为考查中心
戏曲现代戏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勋心萸佚求稀见鼎力繁华显曲山
——评廖可斌主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