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红春
页数:311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68753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分为七个部分, 分别从选题缘由、族群历史记忆、文化适应、宗教结构、民族关系、族群认同及研究反思等内容来具体展开相关议题的阐述。通过对“藏回”族群的称谓界定、族源、迁徙史、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族群认同等历史与变迁过程进行历时性研究, 阐述回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内容及形式。基于文化互融、宗教共存的现实, 选取香格里拉县几个“藏回”村落为案例, 再现了回与汉、藏、彝、纳西等和谐民族关系的内容、模式、功能、问题等。
作者简介
李红春:男,1981-1,回族,云南漾濞县人,云南大学民族学硕士,现工作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回族、藏族及宗教研究。先后在民族学和宗教类期刊《中国藏学》、《中国穆斯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出版学术著作两部;主持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各一项项,公开研究成果近六十余万字。
本书特色
《雪域心灵的回归》为作者十余年来对云南香格里拉县“藏回”族群进行追踪田野观察的研究成果。最为云南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实例,“藏回”研究不仅是探索了藏彝走廊地带汉、回、藏、彝等几个民族文化生活交往的历史与现实,而且开拓了回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选题缘由、族群历史记忆、文化适应、宗教结构、民族关系、族群认同及研究反思等内容来具体展开相关议题的阐述。通过对“藏回”族群的称谓界定、族源、迁徙史、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族群认同等历史与变迁过程进行历时性研究,阐述回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内容及形式。基于文化互融、宗教共存的现实,选取香格里拉县几个“藏回”村落为案例,再现了回与汉、藏、彝、纳西等和谐民族关系的内容、模式、功能、问题等。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出香格里拉县“藏回”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及其他原因,探讨云南藏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模式、历史经验、特点及动力机制,并对维护藏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提出对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时空交集:“藏回”族群研究概况
第一节 族群概念及其理论流派
第二节 “藏回”研究的学术回顾
第二章 陕西后人:“藏回”族群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迪庆回族的源流
第二节 “藏回”族群的族源
第三节 “藏回”族群的迁移
第三章 生存策略:“藏回”族群的文化适应
第一节 “藏回”族群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藏回”族群的文化结构
第三节 “藏回”族群的文化适应
第四章 寻根心路:“藏回”族群的文化变迁
第一节 哈巴“藏回”族群的文化变迁
第二节 安南“藏回”族群的文化变迁
第五章 族群表述:“藏回”族群的认同解释
第一节 “藏回”族群认同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藏回”族群认同的边界建构
第六章 和合共生:“藏回”族群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回藏民族关系的历史
第二节 回藏民族关系的和谐
第七章 边缘启示:“藏回”族群研究的学术反思
第一节 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藏回”族群研究的人类学反思
第三节 “藏回”族群研究的回族学启示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