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精编地理教材地质与地貌学

封面

作者:编者:张祖陆

页数:31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0303252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地质与地貌学》遵循现代地球系统的认识论,把岩石圈的研究置于固体地球系统整体之中开展教学。依此将地球内动力系统为的“地质学基础”课程与强调地球表面外动力系统调控的“地貌学”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这既体现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科学系统性,又利于学习者地球系统性思想的形成,而且便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地质与地貌学》共分十一章,对岩石圈物质组成、结构与构造、地质构造活动、地壳地质历史演化以及各类地质动力作用下岩石圈表面地貌的形成机理、形成过程、特征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论述;对原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调整与融合,作了一定的增补,适当地增加了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内容。针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与要求,教学内容力求突出深入浅出、简明、系统的特点。
本书适合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类专业及其他相关学科作为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农业林业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特色

本把地质学与地貌学有机结合起来,内容编写力求反映本课程的科学性、通俗性、应用性,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此外,还适当的反映了本学科新的成就和发展方向。全书共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壳的组成物质、地质构造、风化作用、重力地貌、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其所形成的地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风的地质作用及地貌特征、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冻士地貌的形成及特征、湖沼与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自然旅游地学资源、自然土壤的形成与特征、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地质问题、”数字地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应用示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地球的基本特征与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地球系统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 地球的岩石圈与板块构造
一、岩石圈物质组成
二、岩石圈与软流层
第四节 地质作用
一、岩石圈活动
二、地质作用的概念
二、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三、岩石圈板块构造
三、地质作用的分类

第二章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第一节 概述
一、地壳化学元素组成及其赋存形式
二、矿物与岩石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矿物
一、矿物的基本特征
二、矿物的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岩浆岩小
一、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二、岩浆岩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二、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及其成岩过程
三、矿物与岩石的形成
三、矿物的肉眼鉴定
四、重要矿物简述
三、岩浆岩的分类命名
四、主要的岩浆岩
三、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的沉积岩
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三、变质作用类型与主要的变质岩
第六节 岩石的循环与演化

第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构造运动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
一、岩层及岩层的产状
二、岩石变形
第三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判识
一、构造运动的证据
二、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
第四节 地震
一、有关地震的基本概念
二、地震成因与分布规律
三、地震灾害
第五节 大地构造学说简介
一、地槽一地台学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点
三、褶皱构造
四、断裂构造
三、地质图读图
四、地震预报
五、抗震防灾
三、中国大地构造学说简介
……
第四章 地层分析与地壳演化简史
第五章 构造地貌
第六章 重力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第七章 流水的地质作用与地貌
第八章 海岸带水动力地质作用与海岸地貌
第九章 寒旱区地貌
第十章 地质资源
第十一章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精编地理教材地质与地貌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