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实用指南系列测量系统分析(MSA)实用指南

封面

作者:杨朝盛

页数:40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16500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入门与管理,中篇为理论与提高,下篇为应用与实战。“入门与管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在于纠正对MSA的错误认知,明确MSA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其二在于提出MSA所需要的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具体的管理思路。“理论与提高”是对MSA理论体系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着重剖析MSA理论背后的原理,以便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为活学活用MSA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与实战”结合作者多年推行MSA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本书不仅适用于初学测量系统分析(MSA)的人员循序渐进地学习,还适合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从业人员直接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参考,同时还适合其他从事测量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

作者简介

杨朝盛
(1)2007~2008,富士康集团:测量工程师、计量员、质检员(IQC、IPQC、SQE、CQE)。
(2)2008~2009,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安规测试技术员。
(3)2009~2010,立维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计量助理工程师、FAI首件检查员。
(4)2010~2012,美的集团:计量主管、计量工程师。
(5)2012~2015,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计量主管、计量工程师、MSA工程师、企业培训师;2015年获得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6)2015~2018初,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售后培训工程师、售后培训主管、产品零公里质量主管;2017年获商业联合会售后服务高级管理师资格。
(7)2018初~今,宁德五度信息咨询工作室:创始人、培训师、咨询顾问。主营MSA、计量咨询。
杨朝盛
(1)2007~2008,富士康集团:测量工程师、计量员、质检员(IQC、IPQC、SQE、CQE)。
(2)2008~2009,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安规测试技术员。
(3)2009~2010,立维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计量助理工程师、FAI首件检查员。
(4)2010~2012,美的集团:计量主管、计量工程师。
(5)2012~2015,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计量主管、计量工程师、MSA工程师、企业培训师;2015年获得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6)2015~2018初,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售后培训工程师、售后培训主管、产品零公里质量主管;2017年获商业联合会售后服务高级管理师资格。
(7)2018初~今,宁德五度信息咨询工作室:创始人、培训师、咨询顾问。主营MSA、计量咨询。

精通MSA技术与管理;精通计量学、测量学;具有中、大型企业现场测量技术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专业的企业培训师,有很强的课件开发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学和写作功底1)活跃于国防计量论坛,主要活动是为新人普及计量、MSA基础知识。http://www.gfjl.org国防计量论坛ID:yangzhaosheng2010-1-7注册,会员2)活跃于五度信息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五度咨询”,致力于在ATL与CATL公司主导测量系统分析(MSA)技术与管理系统架构的建设与推行工作,组建了成熟的MSA工作团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MSA实践工作小组,深受苹果、宝马、大众等世界知名品牌客户的赞许与肯定,为公司的质量管理保驾护航。
2012年被评为ATL “2012年年度讲师”;2017年被CATL评为KT(关键人才)。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入门与管理,中篇为理论与提高,下篇为应用与实战。“入门与管理”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在于纠正对MSA的错误认知,明确MSA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其二在于提出MSA所需要的管理资源配置以及具体的管理思路。
“理论与提高”是对MSA理论体系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着重剖析MSA理论背后的原理,以便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为活学活用MSA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与实战”结合作者多年推行MSA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本篇的学习,读者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测量系统分析工作。

本书不仅适用于初学测量系统分析(MSA)的人员循序渐进地学习,还适合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从业人员直接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参考,同时还适合其他从事测量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

目录

前言

上篇·入门与管理

第1章

测量系统分析概论

11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 002

12测量系统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 005

第2章

测量系统分析的价值与意义

21IATF16949对测量系统分析的要求 // 008

22测量系统分析的应用范畴 // 011

221测量系统分析在质量管控中的应用 // 011

222测量系统分析在过程能力研究中的应用 // 013

223测量系统分析在研发领域的重要作用 // 018

224测量系统分析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地位 // 019

23测量系统分析与组织的实际收益 // 021

第3章

测量系统分析对组织管理的要求

31组织的决策层对测量系统分析工作的影响 // 025

32测量系统分析管理工作的认知误区 // 026

33测量系统分析管理工作模式 // 028

34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 031

中篇·理论与提高

第4章

测量数据

41对测量数据质量的期望 // 036

42测量数据的分类 // 037

第5章

重要的概念

51与MSA有关的重要概念 // 039

52与计量学有关的重要概念 // 046

第6章

测量系统的分类及其分析方法

61测量系统的分类 // 054

62各类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 // 057

第7章

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

71MSA在APQP中出现的时机 // 059

72MSA分析时机评估原则 // 062

73MSA分析周期定义原则 // 063

第8章

可重复的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

81测量系统的特性 // 068

82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 070

83测量系统的有效解析度(NDC) // 084

84测量系统的偏倚和线性 // 091

841测量系统偏倚分析 // 094

842测量系统线性分析 // 101

85属性测量系统的一致性 // 107

851名义属性测量系统 // 109

852有序属性测量系统 // 111

853二进制属性测量系统 // 115

86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 125

861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27

862计数型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32

第9章

粗大误差的剔除

91粗大误差的定义 // 140

92粗大误差的剔除方法 // 143

921拉依达准则 // 143

922格拉布斯准则 // 146

923狄克逊准则 // 151

第10章

不可重复的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

101嵌套型测量系统的分析 // 156

102破坏性测量系统的分析 // 160

103假设检验 // 161

1031假设检验的概念 // 162

1032双样本t检验(2瞫ample t瞭est) // 165

1033配对t检验(paired t瞭est) // 170

1034单因素方差分析(1瞱ay ANOVA) // 173

1035F检验(F瞭est) // 179

1036Bartlett检验(Bartlett test) // 180

1037Mann瞁hitney检验(Mann瞁hitney test) // 181

1038Kruskal瞁allis检验(Kruskal瞁allis test) // 184

1039Mood′s中位值检验(Mood′s median test) // 187

10310Levene′s检验(Levene′s test) // 191

10311等比率检验P(2瞤roportion test) // 191

104相关性分析 // 195

105熵增原理 // 199

第11章

参考手册导读

111参考手册的基本框架 // 205

112参考手册的重要指导精神 // 211

下篇·应用与实战

第12章

抽样原则

121GRR分析抽样原则 // 218

122偏倚与线性分析的抽样原则 // 221

123属性的一致性分析抽样原则 // 224

124稳定性抽样原则 // 226

125数据平移 // 227

第13章

盲测试验的安排

131手动测量系统的盲测 // 235

132自动化测量系统的盲测 // 237

第14章

Minitab软件介绍

141Minitab的界面和功能 // 241

142Minitab在MSA中的应用指南 // 257

1421GRR分析 // 257

1422偏倚/线性分析 // 263

1423属性的一致性分析 // 265

1424统计稳定性分析 // 271

第15章

测量系统分析策划与实操案例

151测量系统分析策划 // 274

152常规MSA方法应用案例 // 276

153替代MSA方法应用案例 // 289

154MSA的输出及报告模板范例 // 304

第16章

测量系统分析结果解读

161GRR分析结果解读 // 309

162偏倚和线性分析的结果解读 //315

163属性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解读 // 320

第17章

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处理与表达

171数值修约 // 329

172单位制 // 330

173测量不确定度 // 335

第18章

测量系统变异研究

181理想的测量系统 //344

182过程变异 // 346

183变异源分析 // 347

184测量系统的改进 // 350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实用指南系列测量系统分析(MSA)实用指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4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