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敦煌西方变空间结构研究/紫禁书系

封面

作者:王治

页数:272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34123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以西方变净土空间的表达作为文章的首脑与主干,以“怎么画”又“如何看”作为写作的两条基本动线,以中古时代中国人对“极乐世界”概念的理解、生成与转换作为落脚点,很终实现对图像寓意的合理解释。全文总分五章,前三章在历史的纵轴上,谈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西方净土图像的基本面貌、发展规律及其背后潜在的弥陀净土义学影响。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西方变净土空间的历史演变及规律(第二章);二、在附带序分与正宗分描绘的观经变中,未生怨以及十六观画面构成方式的演化及规律(第三章)。第四章以中唐晚期成熟的西方变作为历史纵轴上的切片样本,利用中国中古时代画学思想中的视学理论分析西方变净土空间的构成模型,纵深空间的表达方式,提出“视阶”这样一个概念来观察解读中古时代中国画师是怎样处理不断延伸的纵深空间的。第五章以上述讨论为基础,观察到西方变一经生成就成为一种“母体”,对同属净土经变的弥勒变、药师变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影响。

作者简介

  王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文学博士,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近年主要致力于敦煌净土经变与晚明书域鉴藏史的研究,博士论文获“王森然美术史优秀论文奖”。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获奖提名。

目录

弁言
第一章 西方净土变题材的分判
第一节 敦煌地区有关西方净土信仰典籍的流布及所体现出的弥陀信仰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净土宗“三经一论”对净土庄严相的相关描述
一、《佛说无量寿经》
二、《佛说阿弥陀经》
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四、《无量寿经论》
第三节 学术史上对“西方变”题材划分的争论及笔者管见

第二章 西方净土造像的历史形态演变
第一节 东晋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
一、两晋禅学背景下弥陀信仰的萌发
二、东晋西方净土造像的初现及双线发展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
一、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信仰的滋养成长与修持方法的变化
二、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造像的丰富遗存
三、南北朝时期无量寿尊像造作的特点与规律
四、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早期西方变造像的特点与规律
五、“说法图”之“雏形说”辨
第三节 隋唐西方净土信仰及造像的基本面貌
一、隋唐西方净土信仰的兴盛与弥陀净土义学研究的推进
二、隋唐西方净土造像“遍于宇内”之繁盛景象
三、敦煌唐代西方变造像净土空间的演化规律

第三章 未生怨与十六观——敦煌唐代观无量寿经变形式发展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建立规范——初唐观经变的形式发展
第二节 从细腻敷演到变乱缩合——盛唐观经变的形式发展
第三节 阑入新因——中唐观经变的形式发展
一、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
二、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
三、《龙兴疏》转引疑伪经《照明菩萨经》

第四章 远近与“视阶”——中唐西方变理想模型的构成
第一节 成熟期西方变净土庄严相的图式分析
一、平面分析——平面视觉印象
二、立体分析——用立体观察的方法重构画面
三、净土相中诸圣及其与建筑物间比例关系探讨
第二节 主体净土庄严相与附丽“十六观”所绘内容之辨析
第三节 观经变中的“九品往生”与“上品上生
一、九品往生作为一个绘画单元单独提出加以表现的重要意义
二、孤独背影——”上品上生“的特殊展现

第五章 趋同与变异-一西方变对其他经变画的辐射影响
第一节 一花五叶之弥勒变
第二节 一花五叶之药师变
第三节 一花五叶之天请问变及“对子”关系

结语
“净土三经”对西方净土庄严宝相的相关描述(表格)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敦煌西方变空间结构研究/紫禁书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4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