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忠满
页数:257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1121326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汪忠满编著的《都市旅游与宜游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从都市旅游的角度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合众多的国内外基础理论与“宜游城市
”实例,对中国“宜游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提出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方向,并将重庆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由于作者丰富的工作经历以及多学科交叉的视角,《都市旅游与宜游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超越了一般著作的高度,在一个更宏观的层次上构建了宜游城市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其结构“宜游性”的规划设计方法,是都市旅游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领域的学者治学以及相关决策管理者开拓思路的良伴。鉴于其对重庆的实例研究,本书也是对重庆建设宜游城市有兴趣的读者的佳选。
作者简介
汪忠满,男,1965年7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2002年4月至2010年8月,任重庆市江北区旅游局副局长;201O年8月至今,任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副局长。1983年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原涪陵师范学院)化学系;1995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天其教授,201O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
公开发表科技哲学、经济管理、城市规划论文30余篇,参编《企业技术创新运作研究》著作1本。参与编制、主持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规划50余项。
本书特色
汪忠满编著的《都市旅游与宜游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出了“宜游城市”、“城市体验设计”、“城市空间结构‘宜游性’”等概念,研究了城市空间结构“宜游性”评价方法、“宜游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四原则”、改善城市空间及其结构“宜游性”的规划设计方法,总结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表现为纳什均衡与动态耦合”、“都市旅游产品边际效用递增规律”、“都市旅游产品替代规律”、“都市旅游产品供给创造需求规律”。本书认为,“宜游城市”首先应该是“宜居城市”,应该具备本地人、外地人都喜欢的城市品质。都市旅游景区(点)应该具有富含文化、和谐文明、亲和力强、行之自由、人皆可达、功能综合等特征。关注城市空间及其结构的“宜游性”,科学地规划、建设功能齐全、连续有序、景观丰富、亲切宜人、交通便捷、文明安全的“宜游城市”公共空间。
目录
序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都市旅游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其优化
1.4 研究的内容及本书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基本理论框架
2 都市旅游的理论基础
2.1 都市旅游及其产生、发展和作用
2.2 都市旅游环境、特征和机制
2.3 都市旅游的条件
2.4 都市旅游的相关经济学问题
3 “宜游城市”及其空间结构
3.1 “宜游城市”
3.2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结构问题
3.3 “宜游城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要求
3.4 “宜游城市”的空间品质与结构特征
3.5 “宜游城市”空间的塑造
4 国(境)外“宜游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4.1 新加坡——生态轴线完整
4.2 美国——景观轴线明晰
4.3 欧洲——文化轴线与步行体系融合
4.4 香港——活力涌动的城市空间结构
5 中国“宜游城市”的建设
5.1 中国部分城市都市旅游业的发展
5.2 中国“宜游城市”建设的共同特点
5.3 中国“宜游城市”建设的不足
6 中国“宜游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
6.1 从都市旅游视角看我国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缺陷
6.2 “宜游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6.3 改善城市空间及其结构“宜游性”的规划设计方法
6.4 富含亲和力的“宜游城市”空间实例:观音桥商圈
7 实证研究:重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7.1 突飞猛进:重庆的都市旅游经济
7.2 任重道远:重庆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
7.3 改善公共环境:营造亲和的“宜游城市”
7.4 江北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8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