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新梅
页数:246页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24839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较为简洁的介绍了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的组成和性质 ; 第二章介绍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 第三章介绍了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 第四章系统介绍了动力学模型在描述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 ; 第五章列举各种实验手段在表征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 ; 第六章详细介绍了计算软件在模拟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 ; 第七章给出了已有研究工作的应用拓展及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作者简介
侯新梅,1979年出生,女,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2004年在郑州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冶金耐火材料等高温陶瓷性能和功能调控的基础研究,围绕材料的高温界面反应,构建了动力学模型,突破了传统模型难以定量讨论和预报的局限;阐明了界面结构演变机制,明晰了原子迁移、堆垛以及配位等与不同条件下界面反应差异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基于界面反应机制从原子水平研制高性能陶瓷的新方法,改变了传统陶瓷依据成分和纯度进行选材的模式。利用原子配位、结构相变及缺陷控制等微观设计手段初步实现高性能陶瓷性能和功能的调控,提高了陶瓷研发、制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材料结构优化及性能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开展上述工作过程中,以第1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8篇(JCR1区59篇,2区36篇),总引用910次,单篇最高引用40次。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5项。近5年,以第1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9篇(JCR1区46篇,2区28篇),包括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1篇,ACSNano1篇,NanoEnergy1篇,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1篇,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3篇,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3篇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7年)等。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并作Keynote报告2次,作邀请报告8次(国际会议4次、国内会议4次),参与编写中英文学术专著各1部,担任ScientificReports等期刊的编委。
目录
3.2.2表征选择方面4动力学模型在描述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4.1非氧化物陶瓷材料氧化动力学的一般特点4.1.1惰性氧化模型4.1.2活性惰性氧化转换模型4.2氧化和挥发共存反应4.2.1Paralinear模型4.2.2双界面模型4.2.3讨论5各种实验手段在表征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5.1X射线衍射5.1.1工作原理5.1.2应用实例5.2扫描电子显微镜5.2.1工作原理5.2.2应用实例5.3透射电子显微镜5.3.1工作原理5.3.2应用实例5.4X射线光电子能谱5.4.1工作原理5.4.2应用实例5.5拉曼光谱5.5.1工作原理5.5.2应用实例5.6二次离子质谱5.6.1工作原理5.6.2应用实例6计算软件在模拟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方面的应用6.1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模拟方面的应用6.1.1第一性原理介绍6.1.2应用实例6.2分子动力学在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高温反应行为模拟方面的应用7已有研究工作的应用拓展及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7.1已有研究工作的应用拓展7.2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