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及政策解读:2020年版

封面

作者:本书编写组

页数:1059页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29641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非常不错审计规与审计准则专家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编写而成, 本书收集了截至2019年12月31的期新很非常不错的审计规、审计准则与政策解读, 分为五个部分, 共收录现行有效的审计规、审计准则与政策解读200余部。

目录

第一部分 审计基本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习近平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
202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第二部分 国家审计准则与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的通知
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
审计机关封存资料资产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印发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若干意见的通知
审计机关审计统计工作的规定
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工作的规定
审计署关于印发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
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应诉管理的规定
审计署关于严禁通过社会审计组织获取非法收入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国家工商总局同意将审计机关列为查询企业档案不交费单位的通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审计机关是否有权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存款电子数据的意见
审计署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依法配合审计机关查询房屋权属登记信息函的通知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工作管理办法(暂行)
审计署审计报告审核审定暂行办法
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审计机关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账户和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规范审计移送工作的意见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审计署、公安部关于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和加强工作协作配合的通知
审计署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加强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经费预算管理和支付管理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商业银行审计指南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办法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修订《”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印发全国审计机关2019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管辖范围内审计事项授权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的管理办法的通知
审计署管辖范围内审计事项授权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的管理办法

第三部分 经济责任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
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规范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署负责人就《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
第四部分 内部审计准则与政策解读
第五部分 外部审计准则与政策解读
第六部分 其他审计制度与政策解读
电子附录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及政策解读(2020年版)》:  一、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任务要求。深刻理解关于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度适时预调微调的重要指示,了解政策背景,掌握政策目标,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把握水平和分析研判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建设性、时效性,充分发挥审计对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促进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围绕中央关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的政策目标,监督检查财政、金融、产业、投资、惠民等政策措施执行和完成情况,及时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促进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和政令畅通。结合国家政策的着力点和资金投向要求,加强对农业、重大水利、铁路、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好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资金的使用,着力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针对国务院下发的金融服务“三农”、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保护中小企业等相关意见决定,高度关注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贷款投向,促进各类资金向“三农”、文化、民生、中小企业等领域倾斜。  三、正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坚持依法审计,对严重违法违纪、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处;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能以现在的规定制度去查处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对突破原有制度或规定,但符合中央精神和改革方向,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央政策措施落实的创新举措,要予以支持,促进规范和完善,消除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工作失误,不能一味简单地套用现成的标准和规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慎重稳妥地反映和处理。  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通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着力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守法守规守纪尽责情况,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情况,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任务要求,领导经济发展,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对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依法依纪揭示和反映,促进有关方面追责和问责。  五、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监督检查行政审批权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着力关注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后,政府职能是否转变到位,转变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情况和政府监管职责履行情况,注重分析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标准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促进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和动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积极促进各类资金整合。围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民生改善、结构调整等重要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揭示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多头分配、交叉重复、拨付链条长等问题,推动同类别专项资金整合优化,推进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度。注重揭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侵占等问题,促进专项资金规范使用,保障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  七、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在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效益性,把财政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以及政策目标实现统筹考虑,把规范支出与促进投入有机结合,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始终,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加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检查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分配依据和计划下达、资金使用和建设管理情况,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性债务审计,促进债务资金更多地用于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发挥债务资金更大作用。  八、促进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对各级财政存量资金的审计,关注该投未投、该用未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问题,促进存量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和发挥效益。研究分析存量资金的成因和结构,提出改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办法,推动各类存量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保障重点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避免大量资金闲置或低效运转。  九、促进厉行勤俭节约。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的贯彻落实,在各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加大对各地方、各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的检查力度,努力降低行政运转支出,促进建设俭朴政府。  十、注重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关注政府性债务风险,跟踪检查存量债务化解情况,密切关注新增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防止形成浪费和新的风险隐患。关注金融风险,跟踪检查信贷资金投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跨境资本流动,严肃查处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中的利益输送、非法集资、网络赌博和诈骗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关注资源环境风险,加强对水、矿产、土地等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和危害资源环境安全等问题。  十一、推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关注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对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政策落实的制度规定,要切实予以反映和提出修改完善建议。要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公开,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要推动金融改革,保障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加强新增贷款流向监控,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管理。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股国有企业,强化内部管控,促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十二、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坚持推动发展改革和惩治腐败“两手抓”,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查深查透查实。要重点关注财政、金融、企业、投资和资源环境等领域,关注重大项目审批、土地交易、非法集资、项目招标投标、重大物资采购、重大项目投资决策、银行贷款发放、债券交易、国有股权转让、专项资金分配等环节,严肃查处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及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严厉打击职务犯罪,惩治权力运行中的贪腐行为。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及政策解读:2020年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4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