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学顺
页数:181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92715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探索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并针对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模块提供了教学实例, 这些实例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经过提炼、加工和深化, 读来如此亲切、生动、实用、充实、富有典型性, 为高中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创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性经验。
作者简介
张学顺,山东沂南人,毕业于山东大学英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山东省沂南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中小学管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师》《高考指导》《中学英语园地》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6部,如《英语教学与文学欣赏》《英语复习学案》《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等。
目录
第一节 英语学科的育人使命
第二节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形
第二章 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课标的性质、理念与目标的解读
第三节 新课标的内容解读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第一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目标
第二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学习方式
第三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
第四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第五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课程资源
第六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育技术
第四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实施
第一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主题语境教学
第二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语篇能力教学
第三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
第四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第五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第六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文化知识的培养
第七节 新课程高中英语模块和单元的整体教学
第五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实施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分类
第二节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和评价中的作用
第三节 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原则
第六章 高中英语新课程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实例
第一节 词汇和语法教学实例
第二节 听力技能教学实例
第三节 口语技能教学实例
第四节 阅读技能教学实例
第五节 写作技能教学实例
第六节 单元综合教学实例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评价实施实例
第一节 学习行为表现评价实例
第二节 学习档案袋评价实例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实例
第四节 单元教学评价实例
第五节 模块教学评价实例
参考文献
节选
《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策略探索》: (一)听力技能的内涵 听,作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第一项,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中运用最多的技能。人们在社会交往中,75010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了45010,说占了30%。因此,听的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听力技能的发展与其他技能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听的教学活动应与其他教学活动密切配合。 根据听的方式的不同,听的活动可分为精听和泛听。精听要求听者全面听懂语言材料的主旨和细节,并熟悉所听内容的语言形式,这通常需要两次或多次复听来实现。泛听指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或听各种事先录制的材料。泛听一般只关注主要内容信息,不关注语言形式和部分细节,因而一般不复听。泛听可包括掠听和跳听,掠听的目的是了解大意,而跳听是为了掌握细节信息。中小学听力教学应把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 根据听的内容和结构,听力可分为分析性听和综合性听。分析性听是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听,如从听词语到听句子,再到听语篇。综合性听是听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材料,如听英语国家的广播、看电影等,是通过听来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实践。高中的听力教学必须逐步增加综合性听。 (二)高中英语听力技能教学目标和要求 新课标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第一品格和关键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踣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其他三项能力的提高和巩固,而且也能够促进人与人更顺畅地交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听力训练的氛围和有效的训练方式,导致学生的听力能力有些滞后。 (三)听力技能的教学原则 (1)听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听力材料要反映真实的口语交际行为。要培养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中学生所听材料的语速应是正常语速。 (2)听的技能训练应该和其他语言技能训练以及情感态度、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目标相结合,正确处理听力和其他语言技能的关系,让听力技能训练促进其他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听力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增强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3)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听力是集中时间和内容,目的是围绕特定内容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有指导的训练。分散训练听力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与综合语言教学任务相联系的听力活动。中学英语教学以综合性课型为主。从学习实际出发,听的能力形成需要分散到日常教学中进行细水长流的训练,但也应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集中训练。 (4)精听与泛听相结合。高中学生精听的单位主要是句子以上有新内容或新信息的话语,即各种对话谈话、讲话等用于训练学生抓住文段大意或其中某些细节意思及未直接说出的言外之意的能力。精听可以反复听多遍,直至听懂。泛听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听音时应主要关注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关于听力训练的要求,高中学生应进行大量的泛听实践。 (5)多感官多技能并用。听的教学需要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参与和协作,多感官参与能够使听力理解更为有效,更易于激活认知图式和构建知识。同时,听的教学也需要借助说、读、写的技能的帮助。 (四)听力技能训练模式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是较难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在听的教学与听力的关系上,听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听力,是教会学生“听”英语.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发展说、读、写技能服务。听的教学要根据听力技能形成的独特规律和特征,运用科学系统的言语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与听力有关的各项技能训练。 就训练的时间顺序而言,听力过程一般分为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 听前活动是一种热身活动。任务是提出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做一些分析性练习,扫除一些词汇障碍或简介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应组织学生讨论有关话题的背景信息。 听时活动是输入和理解的阶段。活动内容有静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等。要重视对学生各种听力技巧的指导,比如预测、抓主题句、摘录关键句等。摘录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下重要信息,如地名、方向、人名、日期、钟点、年龄、尺码等可以用速记符号记下来。 听后活动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根据第二阶段的反馈,鼓励学生纠正错误、调整方法及提高准确性。活动的方式有问题解决、总结、小组讨论和后续写作等。要通过说写和重听等各种活动全面发展听力技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