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
页数:235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09243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执行工作指导》是中国审判指导系列丛书之一,每年4辑,内容包括执行工作政策与精神、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理解与适用、案例分析、论文选登、调查分析、他山之石等。该丛书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执行工作理论与实践,能够为全国广大法官以及其他法律职业者提供及时执行工作业务指导和参考,对于正确理解相关规定、统一执法标准、破解执行难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录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先进经验推介会上的讲话
【法律、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19年7月14日)
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指导意见(2019年7月6日)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9年2月25日)
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
(2019年6月3日)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19年2月28日)
【规范性文件理解与适用】
就《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答记者问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奋勇前进
——论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
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 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出台过程及其要点
【案例分析】
关于在涉企案件中审查认定实际控制人及适用强制措施的实践分析
民事执行中司法拍卖次数之限制
——兼论变价不成的财产处置路径
【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关于执行结案相关问题研究报告
谈财产报告在执行中的实务操作
论涉产权式商铺案件执行中强制管理措施的适用
——基于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制管理案例的实证分析及建议执行管辖相关问题研讨综述
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乱执行的防范与治理
【调研成果选登】
从“判前预缴”到“矫正空判”:以刑法预防正义目的为价值导向的财产刑执行机制探索
【执行信息化专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移动电子诉讼与执行工作的融合、反思与完善用“智”探索:执行人机协同化的理想图景
运用“大数据”分析“履行力”破解“执行难
——无锡法院”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成果显现
节选
(七)综合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提高执行工作权威性及公信力 38.加大财产调查力度。落实财产报告制度,加大对不报告、报告不实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制度威慑力。对被执行人存在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或者有隐匿财产、财产凭证、会计账簿等行为的,坚决采取搜查措施。在信息系统未覆盖领域采用传统调查措施,加强对被执行人所在社区、营业场所的调查力度。探索建立律师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等制度,加快推进委托审计调查、公证取证、悬赏举报等制度,最大限度丰富调查手段,拓宽财产发现渠道。 39.严厉惩戒拒执违法行为。加大对拒执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适用罚款、拘留、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联合公安机关尽快建立限制出境网络化操作机制,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出台指导性意见,解决司法拘留“送拘难”、拒执罪“立案难”等突出问题,建立依法高效办理拒执案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2021年前完善拒执罪公诉、自诉案件相关法律制度,统一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标准。 40.坚决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持之以恒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整治行动,选择重点案件,采取内外联动、上下联动等手段查明事实,依法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等方式予以惩戒。加强对滥用异议权、诉权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滥用异议权、诉权拖延、规避执行的处罚程序和标准。研究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的具体形式,有针对性地完善财产追回等制度。 (八)健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执行制度体系 41.健全完善执行公开工作机制。贯彻主动、依法、全面、及时、实质公开原则,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不断拓展执行公开范围、健全公开形式、畅通公开渠道、加强平台建设、强化技术支撑。深入推进执行公开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准确划分向当事人公开和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标准,明确执行公开的责任主体。 42.拓展执行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意见》(法发[2018]20号),推动实现执行案件流程信息、被执行人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网络司法拍卖信息、强制措施、财产调查处置措施等在同一平台集中统一公开。 43.鼓励支持律师参与执行。2019年会同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出台律师参与执行的意见,多措并举提升律师参与执行的比例,建设信息化平台,为律师参与执行提供便利,充分发挥律师在执行中的作用。 44.打造集约化执行公开平台。将执行信息公开网建设成集约化的执行公开平台,继续做好平台与法院专网内的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失信惩戒系统、限制消费系统、询价评估系统、网拍平台、终本系统的对接,向当事人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执行信息公开服务。增强执行公开网的交流互动性,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联系法官的渠道,完善执行线索提供和悬赏公告功能,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执行、支持执行、监督执行的积极性。 45.创新执行信息公开手段。2019年底前有条件的法院要利用手机短信、微信、诉讼服务热线、手机APP等,把执行流程关键节点告知当事人,满足社会公众多渠道了解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需求。加快与相关部门建立快速查询信息共享机制,向当事人手机推送案件节点等执行信息。 (九)健全执行监督体系 46.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执行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执行工作的意见建议,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定期邀请代表视察调研、见证执行。健全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建议提案办理质效。加强对建议、提案办理答复数据库及相关系统的管理,实现建议、提案网上办理、跟踪督办,将答复数据库与执行信息公开网对接,更大范围地将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提升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