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郎曼
页数:244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68774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认知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连贯的构建过程,从而揭示语篇连贯的本质。通过分析研究各种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理论,本书提出了对语篇连贯的理解,认为语篇连贯本质上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因素的复杂的语言认知现象。语篇连贯的构建过程是语篇接受者以语义知识为前提,借助衔接手段以及语境和交际意图等语用知识建立语篇各部分语义联系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语篇连贯概念的指导下,本书首先构建了语篇连贯认知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依据这一理论框架分别研究了德语新闻报道的语篇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本书综合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是一项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郎曼,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修辞学。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三项,参与完成省部级及院校级项目多项,编著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德语听力教程第二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
本书特色
《德语新闻报道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旨在从认知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连贯的构建过程,从而揭示语篇连贯的本质。通过分析研究各种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理论,本书提出了对语篇连贯的理解,认为语篇连贯本质上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因素的复杂的语言认知现象。语篇连贯的构建过程是语篇接受者以语义知识为前提,借助衔接手段以及语境和交际意图等语用知识建立语篇各部分语义联系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语篇连贯概念的指导下,本书首先构建了语篇连贯认知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依据这一理论框架分别研究了德语新闻报道的语篇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本书综合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是一项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成果。
目录
一、语篇连贯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三、研究意义
四、基本框架
第一章语篇连贯研究概述
第一节语法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
一、指代研究
二、数、句式和动词时态的语篇意义研究
第二节语义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
一、韩礼德和哈森的语域衔接理论
二、同位素理论
三、主位推进理论
四、篇章宏观结构理论
第三节交际—语用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
一、动态篇章观
二、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法
三、关联理论分析法
第四节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
一、框架理论
二、金驰和梵·迪克的语篇理解理论
第五节本书对语篇连贯的理解
第二章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语篇连贯的构建——从微观连贯到宏观连贯
一、梵·迪克的宏观结构理论中的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
二、微观连贯与宏观连贯的构建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第二节语篇微观连贯的构建
一、语篇微观连贯构建的心理过程
二、命题之间的联系
三、衔接手段在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四、框架知识在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五、预设在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第三节语篇宏观连贯的构建
一、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一层次——宏观结构
二、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二层次——超结构
三、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三层次——语篇意图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衔接手段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一、指称
二、词汇衔接
三、替代和省略
四、连接
五、各种衔接手段在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第二节无连接成分标记的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
一、无连接成分标记的并列关系
二、无连接成分标记的因果关系
三、无连接成分标记的时间关系
第三节框架知识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一、语篇信息空缺的填补
二、代词所指的确定
三、对无直接着落定冠词的解释
四、动名词短语中逻辑关系的确定
五、预期作用
第四节预设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一、语用预设的作用
二、语义预设的作用
第五节宏观结构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第六节超结构在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微观连贯构建中的作用
第七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宏观连贯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一层次——宏观结构
一、运用宏观规则构建宏观结构
二、新闻报道主题结构特征对宏观结构构建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二层次——超结构
一、新闻报道超结构知识在超结构构建中的预期作用
二、宏观结构在超结构构建中的验证作用
三、交叉进行的宏观结构与超结构构建过程
第三节德语新闻报道语篇宏观连贯构建的第三层次——语篇意图
一、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
二、德语新闻报道语篇意图的指示手段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成果
第二节对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