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康宁
页数:383页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142397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江苏社科名家徐康宁作品与学术小传。徐康宁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产业分工及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本卷由学术小传、代表性学术成果和学术年谱组成, 展现了徐教授的学术精华和治学风范。
作者简介
徐康宁,男,1956年生,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产业聚集、城市经济和竞争力研究。出版《文明与繁荣》《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等著作六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为江苏社科名家徐康宁作品与学术小传。评选表彰“江苏社科名家”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社科理论界领军人才最荣誉、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打造“社科苏军”的重要举措。徐康宁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产业分工及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本卷由学术小传、代表性学术成果和学术年谱组成,展现了徐教授的学术精华和治学风范。
目录
学术小传
一 引子
二 求学经历
三 治学之路
四 学术贡献
五 人才培养
代表性学术成果
第一篇 世界经济研究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分析(1983-2000)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
自然资源高价时代与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生产链的解构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政党分野、州际差异如何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第二篇 对外开放研究
按国际规范构建大开放经济
我国工业进口依存度分析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产业的新比较优势
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
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理念与新方向
第三篇 “资源诅咒”与区位理论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
第四篇 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工业化进程:国际比较与复合型发展战略取向
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
中国大飞机产业化的市场约束与进入条件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
第五篇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的收入“门槛”效应及其阶段特征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实体经济四问及阐释
为什么“中等收入陷阱”经不住现实检验
现代化国家、经济增长与中国道路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创新能力:现状、障碍与突破
学术年谱
跋
后记
一 引子
二 求学经历
三 治学之路
四 学术贡献
五 人才培养
代表性学术成果
第一篇 世界经济研究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分析(1983-2000)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
自然资源高价时代与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生产链的解构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政党分野、州际差异如何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第二篇 对外开放研究
按国际规范构建大开放经济
我国工业进口依存度分析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产业的新比较优势
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
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理念与新方向
第三篇 “资源诅咒”与区位理论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
第四篇 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工业化进程:国际比较与复合型发展战略取向
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
中国大飞机产业化的市场约束与进入条件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
第五篇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研究
经济增长的收入“门槛”效应及其阶段特征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实体经济四问及阐释
为什么“中等收入陷阱”经不住现实检验
现代化国家、经济增长与中国道路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创新能力:现状、障碍与突破
学术年谱
跋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