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在西方化与本土化之间: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四十年

封面

作者:蔡莹

页数:465页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32335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丛书由著名文学理论家、北师大文学院已故资深教授童庆炳嘱托策划,反映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重要成果。
2.立足现实,立足本土,研究重要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学术价值。
3.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新政策酝酿在即,而目前市场上尚无专门研究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专著,本书可填补空白。

作者简介

蔡莹,1973年1月生,文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文学理论学会会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1995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7月至今,在郑州师范学院从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其间于2000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擅长中国文化与诗学、小说文体学、文艺美学、文艺学课程研究,在《光明日报》、《上海文学》、《郑州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8部,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获河南省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郑州师范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副高以上组一等奖等奖项。

本书特色

北师大文艺学中心研究丛书系列之一,该丛书是童庆炳先生督促下组织,整体展示北师大文艺学研究的优势学科面貌。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建制而生,迄今已近百年,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也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本书旨在对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进行有效的梳理、反思,概括出其历史流变、基本特征和发展走向,使其不仅在学理上回应深刻变化的文艺活动现状,同时在实践上适应教材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教材释义
第一节 何谓“文学理论教材”
第二节 教材的内涵和品格
第二章 新时期之前的文学理论教材概述
第一节 文学理论课程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之始末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至1948年的文学理论教材
第三节 1949—1976年的文学理论教材
第二编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西方化和本土化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界定和产生背景
第一节 “新时期”辨析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论教材
第一节 教材“苏化”的延续(1977—1984年)
第二节 文学理论西风渐来(1985—1989年)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教材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人文精神再讨论
第二节 文论教材的换代: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审美性的回归(1990—1995年)
第三节 文论教材的转型:多元化尝试(1996—2000年)
第六章 21世纪初文学理论教材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危机
第二节 文论的复调时代:主要文学理论教材简析
第三节 21世纪初文学理论教材的基本特征
第三编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范本解读
第七章 边疆十四院校合编《文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试用本《文艺理论基础》概述
第二节 正式版《文学理论基础》简论
第三节 修订版《文学理论基础》概述
第八章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节 童庆炳80年代主要教材简析
第二节 《文学理论教程》简析
第三节 童庆炳90年代其他教材简析
第九章 文化研究和反本质主义的急先锋:新世纪教材范本
第一节 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
第二节 王一川的《文学理论》
第三节 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第四编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反思和展望
第十章 反思
第一节 教材西方化和本土化的实践与得失
第二节 对教材实践性的反思
第三节 对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材的反思
第十一章 展望
第一节 当今文学理论面临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简述(2010年至今)
第三节 展望新时代的文学理论教材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在西方化与本土化之间: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四十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