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NPO的社会责任及其网络化治理——以社会救援组织为例

封面

作者:王卫东

页数:2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59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NPO的社会责任及其网络化治理:以社会救援组织为例》的主要观点是:  一,社会救援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力量逐渐发展成长为救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现场救援、款物捐赠、物资发放、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救援组织的发展在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并有效弥补其缺陷的过程中,组织自身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救援组织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中之重。最后,社会救援组织有利于倡导和塑造全民公益的社会风尚。社会救援组织的救援事迹,将它们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理念和价值观传播给社会,起到了榜样和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社会救援组织具有承载社会责任的机制优势。社会救援组织有自主性灵活性强、反应迅速、效率高的优势,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受灾信息,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开展专业的救援工作,争取救援时间,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社会救援组织在社区安全服务、山地搜寻等特殊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具有专业优势。社会救援组织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可以满足个性化的救灾需求。政府在实施救灾活动时,因资源限制,无法对灾民的个性化需求作出及时反应,社会救援组织的介入弥补了这一缺陷,让救灾活动更为人性化和有针对性。  第三,社会救援组织的治理机制有待于完善和创新。目前我国社会救援组织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存在的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运作资金短缺、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和社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几个方面。社会救援组织的运行机制、与相关社会主体的协调及其外部社会发展环境都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组织规模的发展壮大和组织职能的发挥。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救援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专业救援力量、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的相互关系,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救援组织治理机制,是关系到社会救援组织健康发展的迫切问题。该书运用社会网络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社会救援组织参与机制的网络化治理概念模型,归纳出完善社会救援组织治理机制的四个主范畴,即“制度保障机制”“组织治理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社会支持机制”。  第四,必须构建社会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网络。应该坚持积极培育、鼓励支持、统筹协调、引导规范、完善监督、自愿自助的社会救援组织治理原则。制定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搭建社会救援组织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构建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实现由政府单一主体向社会多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网络化治理模式转变。

作者简介

  王卫东,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路易斯大学和列日大学访问学者,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1)“安全文化标准工作组(WG10)”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管理、公共危机管理。    秦挺鑫,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ISO/TC292(安全和韧性)专家成员,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51)秘书长,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北京社区安全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委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四节 网络化治理的理论框架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NPO的发展及其治理理论概述
第一节 我国NPO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NPO治理理论概述
第三节 西方理论解释中国NPO发展的局限性

第三章 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网络分析
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组织网络概述
第二节 政府应急管理及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节 政府专业救援力量是主力军
第四节 社会救援组织是重要力量
第五节 行业和中介组织搭建服务管理平台
第六节 社会公众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直接参与者

第四章 社会救援组织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我国社会救援组织发展概况
第二节 社会救援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救援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优势
第四节 社会救援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五章 社会救援组织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组织运作资金短缺
第二节 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节 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第六章 社会救援组织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设计
第二节 基于ROST软件的社会网络分析
第三节 蓝天救援队和公羊队治理机制的扎根理论分析
第四节 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美国社会救援组织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资金来源充足而多元化
第二节 救援队伍专业化水平高
第三节 政府支持力度强
第四节 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第八章 强化社会救援组织社会责任的网络化治理措施
第一节 完善制度框架,升级网络类型
第二节 构建信息平台,打造多元联动网络
第三节 强化组织治理机制,提升救援水平
第四节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拓展网络资源
第五节 优化激励机制,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第九章 完善社会救援组织治理机制的标准化战略
第一节 社会救援组织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第二节 从《阜阳公约》到《德清宣言》
第三节 推动社会救援组织治理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浙江省公羊队治理机制实证分析
第一节 浙江省公羊队的发展与成就
第二节 浙江省公羊队治理机制的优势分析
第三节 典型案例剖析之一:浙江建德山体滑坡救援
第四节 典型案例剖析之二:“24小时公益急寻项目”
第五节 浙江省公羊队治理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十一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社会救援组织参与社会防灾救灾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2 社会救援组织参与社会防灾救灾机制调查问卷分析
报告
附录3扎根分析原始材料(访谈记录)
附录4社会救援组织的SWOT及SLEPT分析
附录5 ROST软件分析新闻材料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NPO的社会责任及其网络化治理——以社会救援组织为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