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维叔著
页数:104页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99328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了我国传统武术套路长拳中吴维叔所学过的练步拳、功力拳、罗汉拳、八极拳、弹腿、查拳等动作。整套拳共分成3路, 每一路都可以独立成章为一套拳。整套拳共24个动作, 每一路8个动作。每一路的8个动作中, 以4个动作打过去, 再以4个动作打回来拆返到起势原位 ; 而每一路中往返的4个动作也可以各自独立成章为一节, 以适合不同层次年龄段的练习者循序渐进地练习。
作者简介
吴维叔
杭州市武术协会顾问,中国武术段位七段,杭州市武术协会特级教练,浙江省涉外武术特级教练,浙江省传统武术裁判员综合类荣誉一级。 1944年出生于浙江临海,祖籍浙江省东阳县吴良镇,从小随父母居住在杭州。7岁跟父亲学杨式太极拳剑;1958年进杭州东风少体学校武术班跟杨澄甫的入室弟子奚诚甫老师学习杨式太极拳剑、罗汉拳、形意拳、八卦掌等3年;1962年向著名拳师何长海老师学习大洪拳、弹腿2年;1971年开始向名拳师孙中宣老师学习查拳、炮拳、太极拳、螳螂拳、42式太极拳剑、青萍剑等20余年;1971年开始还向骨伤科医生、气功师毛延林老师学习吴式方架太极拳、混元杨式太极拳、心意六合拳10余年。 习武近70年,将太极、少林、形意、八卦融会贯通,既看到它们之间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也看到它们的共性,并把它们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几十年来已教出学生3000余人,他(她)们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为适应比赛和特殊练习的需要,吴维叔对20余套传统套路进行了改编,使它们既不失传统中的精髓,也具有现代意识。著有论文《论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中国的剑文化》《太极拳的下实上虚》《搬拦捶与少林类拨掌直拳用法之比较》《里圈与外圈武术攻防之圈》《大罗汉拳的实战攻防》等。2015年出版了用7年心血写成的《零基础学习吴式方架太极拳》一书,社会反响佳。
本书特色
1.吴维叔根据自己近70年习武经验,融合练步拳、功力拳、罗汉拳、八极拳、弹腿、查拳等动作,自编的一套3路武术基础拳。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适合各年龄段习练者。 2.作者几十年来已教出学生3000余名,并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 3.李亚鹏推荐的体育运动方式。 4.无论国内和国外,武术越来越受到喜欢。在当今社会压力巨大而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的大环境下,通过武术,青年人,找到一种运动抗拒压力;中老年人,养生和健身。 5.内附103幅套路动作照片,吴维叔亲自演示每个动作及攻防用法。 6.随书附赠77分钟高清同步练习DVD,讲解详细,示范规整,实操性强。
目录
一、前言
二、这套拳的套路结构和锻炼作用简述
三、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手型与步型
一、手型 编号S
1.拳(S1)
2.掌(S2)
3.勾手(S3)
二、步型 编号B
1.弓步(照片B1)
2.马步(照片B2)
3.仆步(照片B3)
4.歇步(照片B4)
5.虚步(照片B5)
6.丁步(照片B6)
7.插步(照片B7)5
8.独立步(照片B8)
9.平行步站立(照片B9)
10.并步站立(照片B10)
11.八字步(照片B11)
第三部分 武术基础拳套路部分
一、第一路 动作编号A
1.预备势(向南C)
2.绞花抱掌(太极势)(向南C)
3.左弓步平切掌(平心掌)(向东A)
4.左拐臂右弓步冲拳(向东A)
5.马步鸳鸯掌(向东A)
6.转身右拗弓步左撩掌(向西B)
7.右虚步冲拳(向西B)
8.左弓步双冲拳(向西B)
9.马步横打(向西B)
10.收势(向南C)
二、第二路 动作编号B
1.预备势(向南C)
2.马步弓步连击冲拳(向东A)
3.蹬腿冲拳(向东A)
4.马步架打(向东A)
5.左弓步侧身双冲拳(向东A)
6.转身左弓步冲拳(向西B)
7.右仆步下压掌(向西B)
8.右拗弓步平劈掌(向西B)
9.滚肘、顶肘(西B→向南C→向西B)
10.收势(向南C)
三、第三路 动作编号C
1.预备势(向南C)
2.独立横打(向东A)
3.歇步亮掌左侧蹬(向东A)
4.右踢脚击拍,连环推切掌(向东A)
5.连环拳(三环套月)(向东A)
6.翻身左弓步双推掌(向西B)
7.进步挂趟(向西B→向东A)
8.转身虚步拐臂,右弓步冲拳(向西B)
9.绞花抱掌(太极势)(向南C)
10.收势(向南C)
武术礼仪
武术礼仪
武术套路竞赛的礼仪
后记及参考书籍
后记
参考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