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

封面

作者:霍秉坤

页数:507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624456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
无论在课程研究领域还是课程实践领域,经常听到的一个疑问就是“课程理论究竟有什么用”。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实际上包涵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一,有用本身意味着什么,有用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吗;其二,这是什么课程理论,不同的课程理论其作用的发挥是同一的吗;其三,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涉及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吗;其四,课程理论是尽善尽美的吗,等等。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有用到底意味着什么,有用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吗
对“课程理论有什么用”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人们观念上常见的一个误区是认为课程理论应具有可操作性,就像“说明书”或“实用手册”,要能让实践工作者拿来就能用、一用就能有成效,否则就是教条的、脱离实际的、无用的理论,就不能称为真正的课程理论。其实,课程理论既然是理论就必定具有普通性、抽象性的特点,体现为概念的、思想的体系或框架,思想是什么,Heidegger说:“思想即供奉”,意味着思想在让思想者继续思想的同时,更要让他人去思想,要引发他人的觉悟和反思。正如Beauchamp(1981:18·19,36)在《课程理论》(CurriculumTheory)一书中和Ornstein & Hunkins(1998:176)在《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lssues)一书中强调的,理论既要进行分析、作出梗概,也要给予建议、指导和进行推测。而且,随着分析、归纳、解释等的不断深入,理论建设就逐步达到系统化的水平。所以,理论的职能是要用它进行思考,给他人的工作以帮助,理论不是对实际情况或实际发生的事情的综合,它不会也无法直接告诉人们如何行动、指导某一事情的执行或解决特定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是旨在分析、澄清现象、事件之间的关系,转变思想、提升意识,引导观点和行动.或者说理论可以给实际工作者增添选择行动的可能性。
就本质而言,课程理论不是工具,其关注点不只是环境,它“是一种关于课程的想象的行为,是一种信仰行为、一种解释探究的形式,

本书特色

·课程理论 ·课程实践 ·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建构此类知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其间,研究人员必须首先探求他人在相关课题上已有的贡献与限制,在这基础上,运用严谨的方法,为其知识基础增加一砖一石。即是说,在建设这知识长城的过程中,一是不能单靠个人的思考,二是要实事求是。”–黄显华“这是一条未竞的旅程,也是艰辛的旅程,我们……一起来探险。”–欧用生

目录


第1章课程理论的实践:导论 / 编辑委员会
黄显华教授选著
第2章课程改革、课程研究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 黄显华
第3章课程研究在香港:课程设计、决定、实施与评鉴的知识基础 / 黄显华
第4章筛选教育与普及教育的课程设计:适切性和有效程度 / 黄显华
第5章个别差异、学习动机与学习模式的关系 / 黄显华
课程理论
第6章黄显华教授:课程研究与学术成就 / 李子建
第7章筏喻的课程观 / 王建军
第8章课程理论之分析 / 汪霞
第9章从课程政策到教学转化——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周淑卿
第10章课程改革的营销导向 / 杨龙立
第11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基于实施取向的探讨 / 陈晓波
第12章课程评鉴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取向 / 黄嘉雄
第13章超文本课程——课程发展的未来走向 / 林文生
第14章谈论课程为何会是如此复杂 / 罗浩源
第15章让教师走向充满意义的新课程改革旅程 / 于泽元田慧生
第16章大学课程设计模式的分类 / 徐慧璇
课程实践
第17章香港中国语文课程实施与评鉴——兼谈黄显华教授新修订
中国语文课程的研究 / 蔡若莲
第18章中国内地课程实施的策略与特征 / 马云鹏
第19章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 高凌飚
第20章我的课程与教学之旅 / 单文经
第21章我的课程旅程——台湾课程研究的范式转移 / 欧用生
第22章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基本能力分析 / 蔡清田
第23章提升或沉沦:台湾小学师资培育机构之改革与未来 / 白亦方
第24章关于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课程决策研究的评述 / 杨兰
第25章香港课程研究发展的足迹 / 林智中张爽
第26章重整教育咨询组织:建立专业沟通论域 / 霍秉坤
第27章从内地与香港课程改革看香港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 / 刘洁玲
第28章从课程组织概念检视新修订高中中文科课程
——兼论范文教学的利弊 / 林安
第29章建基于研究之上的课程发展——析香港中学中国语文课程 / 周健
第30章比较及分析小学中国语文科新旧课程 / 邓静仪
第31章面对中学教师实施课程统整的困境:教师协作 / 鲍洁
第32章课程、教学、教师:通达学习、变式教学与学养教师 / 黄毅英
第33章从学生的角度评析校本阅读课程的成效 / 黄雪盈
第34章专门用途英语项目的课程开发:一项个案研究 / 王艳艳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ESP programs: A Case Study
第35章香港的资优教育 / 梁伟才
Gifted education in Hong Kong
第36章PISA之第一语言阅读评核与香港外语阅读之课程和教学 / 秦家慧施敏文
First Language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in PISA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Hong Kong
第37章老师对香港英文中学的跨课程语文发展的看法 / 文绮芬
Teachers’Perspectives towards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Initiatives
for English瞞edium Schools in Hong Kong
第38章利用意识增强活动解决初中学生学习拼音之个别差异 / 施敏文
Awareness睷aising Activities for Tackl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honics Learning at Pre瞚ntermediate Level
第39章评估一个硕士课程的品质:英语教学文学硕士课程 / 龚大胃麦陈淑贤
Assessing quality in a master’s level programme: the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40章黄显华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道与路 / 靳玉乐于泽元
第41章从自身经验看建构主义教学 / 赵明仁
第42章基于合作的教学决定:以课堂观察为例 / 崔允漷
第43章教学策略形成的初步研究 / 黄慧丹李臣之
第44章开发确定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一种目标主义与
建构主义的整合方式 / 黄甫全尹睿
第45章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 / 林一钢
第46章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元素 / 徐俊祥
第47章香港课堂交流的模式 / 练美儿
第48章兼顾“教师”与“学习”——在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计划中
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朱嘉颖
黄显华教授之道与路
第49章不再“教书” / 《中大校友》编辑委员会
第50章“经师”与“人师” / 蒋凤
第51章知识建构的实践者——黄显华教授 / 罗范椒芬
第52章学术理性探求的典范 / 谢凌洁贞
第53章学贵有疑——师父给我的财富 / 梁歆
第54章与师父的一段“情缘” / 李带生
第55章我在中文大学渡过一个奇妙的星期六——纪念黄显华教授荣休 / 梁添
第56章理与情 / 霍秉坤
第57章我所认识的黄显华 / 赵志成

节选

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涉及教育者人数最多的一环。《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汇集两岸四地学者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议题,内容兼具理论探讨与实务分享,并重视运用理论与概念来解释和指导实践,探讨主题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