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廖笙光著
页数:219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45501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按照0~2岁、2~4岁、4~6岁、6岁以上四个年龄段,针对让家长头疼的40种“问题行为”,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详细解说,阐述行为产生的原因,指出行为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意义,并为父母提供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二部分针对视觉、听觉、动觉和情绪四个专注力发展维度,结合20个不专心案例,分析故事主角所缺乏的专注力类型及其原因,提供在家就能玩儿的小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专注力。配套产品:光光老师专注力亲子互动游戏卡。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感觉统合能力,玩出专注力。
作者简介
廖笙光,孩子们心里的光光老师
台湾奇威专注力教育中心执行长
台湾“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理事
台湾基隆特教资源中心专业督导
2000年进入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康复中心工作后,正式踏入儿童发展领域。历任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技术长、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为了服务更多的孩子,于2018年成立“奇威专注力教育中心”。廖笙光,孩子们心里的光光老师
台湾奇威专注力教育中心执行长
台湾“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理事
台湾基隆特教资源中心专业督导
2000年进入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康复中心工作后,正式踏入儿童发展领域。历任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技术长、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为了服务更多的孩子,于2018年成立“奇威专注力教育中心”。
“在陪着孩子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只是我在教导孩子,我也从孩子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我不时地发现,孩子们想出来的解决方式,往往比大人们苦思冥想出来的更好用,也更容易让其他孩子理解。
我深深地相信,孩子并不会存心跟大人捣蛋,他们的许多让大人不解的行为,只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技巧还不够成熟而已。”
“了解”永远是帮助孩子的第一步。只要大人愿意敞开心扉,就能听见孩子内心的声音。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最部分按照0~2岁、2~4岁、4~6岁、6岁以上四个年龄段,针对让家长头疼的40种“问题行为”,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详细解说,阐述行为产生的原因,指出行为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意义,并为父母提供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针对视觉、听觉、动觉和情绪四个专注力发展维度,结合20个不专心案例,分析故事主角所缺乏的专注力类型及其原因,提供在家就能玩儿的小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专注力。
配套产品:光光老师专注力亲子互动游戏卡。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感觉统合能力,玩出专注力。
目录
一 专注力发展:0-2岁
行为01 宝宝哭不停
行为02 宝宝吮手指
行为03 宝宝不看丰
行为04 宝宝到处爬
行为05 宝宝很黏人
行为06 宝宝扔玩具
行为07 没有时间观
行为08 宝宝不分享
行为09 宝宝耍赖皮
行为10 太晚开口说
二 专注力发展:3-4岁
行为11 总是爱挑食
行为12 不爱打招呼
行为13 爱随处涂鸦
行为14 什么都害怕
行为15 讨厌短蜡笔
行为16 拒说“对不起”
行为17 拖拉不肯睡
行为18 共读没耐心
行为19 讨厌看牙医
行为20 凡事抢第一
三 专注力发展:5-6岁
行为21 爱挑三拣四
行为22 欲望无限大
行为23 不愿意上学
行为24 手足间争吵
行为25 弄不懂拼音
行为26 趴着写作业
行为27 开始说谎话
行为28 想要当“老大”
行为29 有攻击行为
行为30 哕嗦讲不停
四 专注力发展:6岁以上
行为31 爱尝试危险
行为32 写字不端正
行为33 总是找理由
行为34 写作业太慢
行为35 数字胡乱写
行为36 做事全靠盯
行为37 总是听不进
行为38 开学未收心
行为39 游戏打不停
行为40 爱搞小团体
第二部分 专注力不足,游戏来帮忙
视觉专注力不足
行为41 常打翻东西
行为42 找不到东西
行为43 常跳行漏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