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丹
页数:34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67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报告评析了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进展,总结归纳了内蒙古、浙江、贵州等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地区的经验启示,并按照资源类型对土地、森林、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吸收借鉴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等基础理论,探索提出了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核心内容和报表形式,并依托北京市现有自然资源基础数据,试编完成了北京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除此之外,本报告还分析了北京市的水资源资产、国土资源资产、林业资源资产和矿产资源资产的综合管理情况,分析了北京市自然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和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北京市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女,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工业经济》副主编,《中国能源》、《国际石油经济》编委。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委员。历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中方主任等职。曾在安徽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任教,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发展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
本书特色
本报告评析了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进展,总结归纳了内蒙古、浙江、贵州等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地区的经验启示,并按照资源类型对土地、森林、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吸收借鉴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20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等基础理论,探索提出了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框架、核心内容和报表形式,并依托北京市现有自然资源基础数据,试编完成了北京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除此之外,本报告还分析了北京市的水资源资产、国土资源资产、林业资源资产和矿产资源资产的综合管理情况,分析了北京市自然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和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北京市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目录
第二章 试点地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第一节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践进展第二节 试点地区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主要困难第三节 试点地区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政策建议第三章 土地资源问题研究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综述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管理制度分析第三节 有关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的研究第四节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以北京市为例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四章 水资源问题研究第一节 水资源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第二节 水资源基本情况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分析第四节 水资源资产定价理论与方法分析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五章 森林资源问题研究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节 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相关概念辨析第三节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第四节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为例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矿产资源问题研究第一节 矿产资源资产的概念、内涵和价值第二节 能源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三节 能源资源资产核算、估值方法第四节 能源资源基本情况第七章 环境污染损失评估第一节 中国环境质量现状第二节 环境污染损失评估的步骤第三节 环境污染损失评估——以北京市为例第八章 资源与环境区域关系问题研究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视角下区域的界定及其解释第二节 区域生态补偿的量化与模型构建: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分析第三节 中国区域制度下区域生态补偿的难点
第九章 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第一节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第二节 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第三节 北京市林业资源管理第四节 北京市矿产资源管理第十章 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分析第一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概念框架第二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第三节 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果及分析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