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甫勤
页数:241页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08875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西方经典社会分层理论出发, 结合当前中国城市社会分化的实际, 划分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社会结构。通过上海市2003-2015年的社会调查数据, 反映上海中产阶层的结构变迁, 并分析中产阶层的结构定位对他们社会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等方面行为, 进而为上海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王甫勤,1981年4月生,安徽庐江人。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健康不平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口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2018年第十四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一、基本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中产阶层的结构定位与社会特征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产阶层的概念内涵
一、(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中产阶层定位
二、(新)韦伯主义学派的中产阶层定位
三、个人属性路径的中产阶层定位
第二节 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崛起与趋势
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与变迁过程
二、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规模
三、中产阶层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产阶层的态度特征与社会建设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
二、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
三、中产阶层与社会建设
第三章 上海城市居民阶层结构划分与中产阶层定位
第一节 上海城市居民的社会分层研究
一、“(亚)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论
二、“橄榄型”社会结构论
第二节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划分的理论尝试
一、国内学者提出的多元阶层分析框架
二、各分析框架的不足
第三节 上海城市居民阶层结构划分模式
一、结构划分
二、中产阶层的结构定位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策略
一、描述性研究
二、解释性研究
第二节 变量设计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分析模型
一、数据来源
二、分析模型
第五章 上海城市居民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地位获得
第一节 上海城市居民的阶层结构
一、上海城市居民各阶层分布
二、上海城市居民阶层结构类型及中产阶层的规模
第二节 上海城市居民的教育地位获得
一、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综述
二、上海城市居民的教育水平及阶层分化
三、上海城市居民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上海城市居民的职业地位获得
一、职业地位获得研究综述
二、上海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上海城市居民的收入地位获得
一、关于收入不平等的两种解释取向
二、上海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状况
三、不同社会阶层收入的决定因素
第五节 上海城市居民(中产阶层)的社会流动模式
一、流动率分析
二、代际流动模式分析
三、阶层边界(固化)分析
第六章 中产阶层的财富与消费
第一节 中产阶层的财富状况
一、住房不平等
二、汽车不平等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
一、社会分层与消费区隔
二、中产阶层的消费支出
三、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评估
四、中产阶层的消费品位
第七章 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与认知
第一节 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
一、工作满意度
二、利益获得感
三、社会公平感
四、社会信任感
五、生活幸福感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认同
一、个人主观地位评估
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认知
三、阶层认同
第八章 中产阶层的公共参与
第一节 中产阶层的网络参与
一、中产阶层的信息获取
二、中产阶层的互联网使用
第二节 中产阶层的社会参与
一、公益行为
二、社会组织参与
第三节 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
一、利益诉求与阶层差异
二、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居民的阶层结构
二、上海城市居民的地位获得过程
三、上海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特征
四、中产阶层的财富与消费
五、中产阶层的社会态度与认知
六、中产阶层的公共参与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