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贞元诗坛研究

封面

作者:刘丽华

页数:295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1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贞元诗坛研究指的是对中唐德宗朝主要是贞元时期的诗人、诗作、诗风的整体探究。值得注意的是,距贞元结束仅二十余年,李肇便在《唐国史补》中指出:“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也”,语虽简要,但将贞元视为一个独立阶段并以“荡”概括其诗文风貌,则是十分明确的。如果说,李肇的评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贞元诗坛的支点,那么,本书就是以这一支点为契机,挖掘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探寻贞元诗坛创作主体们的创作情况及贞元诗坛的演进轨迹,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贞元诗坛以准确的定位。

作者简介

刘丽华(1981-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唐代诗歌。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发表《辛稼轩咏物词的寄托》《诗坛艺术风貌研究》等核心论文 1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3项,主持参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厅局级奖励3项。

本书特色

贞元诗坛研究指的是对中唐德宗朝主要是贞元时期的诗人、诗作、诗风的整体探究。值得注意的是,距贞元结束仅二十余年,李肇便在《唐国史补》中指出:“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也”,语虽简要,但将贞元视为一个独立阶段并以“荡”概括其诗文风貌,则是十分明确的。如果说,李肇的评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贞元诗坛的支点,那么,本书就是以这一支点为契机,挖掘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探寻贞元诗坛创作主体们的创作情况及贞元诗坛的演进轨迹,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贞元诗坛以准确的定位。

目录

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贞元诗坛研究概况第一节 国内贞元诗坛的研究概况第二节 国外贞元诗坛研究概况第二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篇 贞元诗坛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格局第一章 贞元诗坛的时代背景第一节 经济背景第二节 政治背景第三节 文化背景第二章 贞元诗坛创作格局概说
第三篇 由大历进入贞元的江南诗人群第一章 江南诗人群的创作背景第一节 江南诗人群创作的地理人文背景第二节 江南诗人群的不同划分第三节 江南诗人群所面临的诗坛现状第二章 江南诗人群的诗歌创作第一节 以韦应物为代表的江南仕宦诗人第二节 以顾况、皎然等为代表的江南本土诗人第三节 江南诗人群创作的地域性影响
第四篇 由大历进入贞元的李益和卢纶——兼谈德宗朝的边塞诗第一章 李益、卢纶及德宗朝其他诗人边塞诗的创作概况第一节 李益第二节 卢纶第三节 德宗朝其他诗人第二章 德宗朝边塞诗的新变第一节 内容上的新变第二节 风格上的新变第五篇 创作期主要在贞元的台阁诗人群及孟郊等人第一章 以唐德宗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第一节 唐德宗的诗歌理念及创作第二节 德宗朝其他台阁诗人第三节 德宗朝的应制诗第四节 德宗朝台臣的应酬往来之作及个人化情感的表达——以权德舆和武元衡为例第二章 孟郊、欧阳詹在贞元时期的诗歌创作第一节 孟郊第二节 欧阳詹
第六篇 由贞元即将走向元和的青年士子群第一章 贞元青年士子群第一节 韩愈等人第二节 张籍与王建第三节 元、白、刘、柳等人第二章 青年士子群在贞元时期的诗歌创作倾向第一节 对现实与自我人生的关注第二节 贞元青年士子群的诗歌思想第三节 贞元青年士子群在诗歌上的新变第七篇 贞元诗坛的风貌与评价第一章 三大诗人群体的演进轨迹第一节 诗歌题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第二节 诗体形式上,古体诗比重逐渐加大第三节 诗歌风格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渐变的态势第二章 对“贞元之风尚荡”的思考第一节 “贞元之风尚荡”的内涵第二节 对“贞元之风尚荡”的评价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贞元诗坛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0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