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晓明张晓琴
页数:436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132138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优选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之一。主要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主编策划,主要对贾平凹的创作进行探索和提升进行研究,是一本让全世界了解贾平凹笔下的中国文化之著作。全书分成四部分,部分贾平凹小传,第二部分为贾平凹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靠前贾平凹研究多年来佳作精选,第四部分来自海外的文章。这套优选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试图帮助学者们认识到中国文学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地被接受,被阐释从而获得不断的再生的过程。
作者简介
陈晓明,1959年生,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理论批评研究。出版有《无边的挑战》《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众妙之门》《无法终结的现代性》等著作20余部。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张晓琴,1975年生,甘肃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与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出版有《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一灯如豆》《大荒以西》《直抵存在之困》等著作。获“唐弢文学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担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客座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职。
本书特色
本书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之一,收录了当代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贾平凹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也是迄今为止贾平凹研究中最为翔实的著作之一。本书将贾平凹的创作与研究放置在全球视野中,选取的研究文章多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写就的,其中不仅有对贾平凹创作文本的深入研究,也有对其整体性创作历程的全面梳理。本书不仅是对新时期以来贾平凹研究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在全球化视野中的一次定位、一份观照与理解。
目录
贾平凹小传
贾平凹研究综述
贾平凹研究在中国
贾平凹作品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
贾平凹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贾平凹研究国内篇
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
贾平凹散文《月迹》序
商州:贾平凹的小说世界
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
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
《废都》漫议
贾平凹论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
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和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
贾平凹的文学意义
论贾平凹
生存的忧虑——贾平凹精神人格分析
重读《废都》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叙事伦理
贾平凹的道行
庄之蝶论
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
与天为徒——论贾平凹的文学观
贾平凹与琴棋书画
我眼里的贾平凹
他“披着狼皮”写作——从《怀念狼》看贾平凹的“转向”
老生梦蝶几人醒——贾平凹的《老生》
贾平凹与当代小说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在空白的尽头或背后——贾平凹《空白》阅读散记
“念头”无数生与灭——读《山本》
贾平凹研究国外篇
蝇眼、残墙和贾平凹固执的怀旧
阳刚之气的阉人——贾平凹《人极》中的男性政治
贾平凹创作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机
当代中国,虱子与人的共同体建构
世界文学中的贾平凹
丑石——贾平凹译介
《废都》书评
贾平凹创作系年
贾平凹创作系年(1973—2018)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