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匠心独运 甲子生辉

封面

作者:朱爱胜

页数:36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405234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存续和创新。学校教育就是培养文化的存续者和创新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坚守者和“文化繁荣兴盛”的创新者,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高职教育作为“年轻”的高等教育类型,欣逢盛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梳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无锡职院”)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应对挑战的奋斗史,也是一部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将职业院校建设成为“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文化史,更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史。

目录

序章 吴风蠡雨塑精神——无锡职院文化脉络溯源

第一节 吴风蠡雨:涵养尚德务实价值取向

一、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

二、精益求精的铸剑精神

三、尚德务实的社会风尚

四、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人文传统:生发经世致用办学情怀

第一章 延绵文脉——根植文化沃土与时俱进60年

第一节 不辱使命的职教创建期

一、筚路蓝缕创建农机校

二、激情岁月铸就奋斗精神

三、蹉跎十年不舍职教使命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中专校职教建设期

一、身份独立与体制完善

二、教育引领与思想塑魂

三、以人为本的探索与实践

四、试办五年制高职

第三节 文化自觉的高职迅猛发展期

一、抢抓机遇,厚植高职教育先发优势

二、加强党建,全面重塑职院文化精神

三、文化育人,产教融合提升高职境界

四、国际合作,丰富职院品牌文化含量

第二章 文化自觉——昌明办学理念铸就职院精神

第一节 “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无锡职院的办学理念

一、“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的内涵诠释

二、“学生的家园”的实施举措

三、“企业的伙伴”的实施路径

第二节 “严谨治学,崇尚实践”——校训承载的职院精神

一、校训的嬗变与内涵发展

二、校训承载的职院精神

……

第三章 匠心锤炼——实践炼精神用心强技能

第四章 生态营造——以德为先文化育人

第五章 文化互融——开放合作多元融合

第六章 精神导航——春风化雨桃李盛

第七章 薪火相传——职业路上追梦人

第八章 文化向未来——不忘初心再出发

后记

节选

  《匠心独运 甲子生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一)通过调研、归纳、排序、重组,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戴勇校长提出了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调研、归纳、排序、重组”课程开发理论。一是调研,本着“既关注初始就业,又兼顾岗位升迁”的原则,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素养要求,以获得80~100个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信息作为开发专业课程的基本依据。二是归纳,即由企业生产、管理等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毕业生代表组成专家组,把80~100个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信息,按照工作对象、工具、规范和方法4个要素归纳,形成10~15项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同名称专业课程。三是排序,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对专业课程按照“入门、专项、综合”三个阶段进行评级分类排序。四是重组,教师将每一门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成3个以上的实训单元,每个实训单元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并以实践为主导,按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重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二)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基础课程针对专业要求,改革制图、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突出公共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专业教改服务。采用“加”“减”结合,增加服务专业的课程内容,精简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这里以数学、物理两门基础课为例作一介绍。数学课程是学校所有工科专业以及经济管理和财经类专业都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相对普通本科院校的生源而言,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能力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是短板。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学校采用数学课程分层教学。通过高考成绩、入学摸底测试、随堂提问等了解学生数学基础,针对不同基础和专业需求,进行分级、分班组织教学,构建“基础分层一专业分类一数学实践一素质拓展”的多维课程体系。同时,设计搭建了“普及一提高-专业”的三大项目数学科技实践活动平台。普及项目以全体师生参与的“大学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科技实践活动周”为主要内容,活动内容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实际应用,参与活动周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奖励。提高项目以“各类竞赛活动培训”为载体,选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学生进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各类竞赛培训,提高数学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创新项目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主要内容,遴选在前两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后期的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创新大赛培养选手。调查问卷显示,有84.4%的学生认为“上数学课收获很大”,有8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不再枯燥了”,有93.2%的学生认为“知道了数学的应用”。物理课程是智能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学习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根据专业需求进行了物理课程改革,构建了“四维度、三层次”高职物理教学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物理制作活动周”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使基础物理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引领的高职物理‘四维度、三层次’课程改革与实践”荣获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得到了锻炼,物理创新团队获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匠心独运 甲子生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