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

封面

作者:舒三友

页数:238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90303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新闻传播学科与复杂性学科结合,尝试研究新闻传播中的本质性问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并提出职业新闻人科学思维方式的关键点——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有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可以从系统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开放思维四个维度来解析。  《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采用了不少心理学理论作支撑。这是因为:首先,研究受众接受行为离不开受众心理学。其次,传播技术并非直接作用于职业新闻人的职业思维,而是首先作用于日常生活和职业新闻人的认知,然后影响到职业思维。第三,职业新闻人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接收与再传播,职业新闻人对自我思维类型的觉知、运用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概念,职业新闻人的思维模式中潜藏着社会群体心理状态的映射。所以,对职业新闻人思维模式的概括及思维转型的论述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心理学的内容。

作者简介

  舒三友,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曾就职于地方电视台、晚报社,担任记者、记者部副主任。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以《南方都市报》特聘记者身份进入彭州银厂沟地震灾区进行深度报道。现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系讲师,主讲“新闻报道与写作”。研究方向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介创意与策划。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1项,发表CS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参与撰写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客体界定及侵权界定》荣获第十七次“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媒介环境与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
第一节 媒介环境辨析
第二节 职业新闻人的思维方式解析
第三节 媒介环境与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倾向
第一节 复杂性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体现

第三章 认知复杂性与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
第一节 认知与思维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认知复杂性的体现

第四章 复杂性思维的范式及对职业新闻人的启示
第一节 复杂性思维的由来及范式发展
第二节 复杂性思维对职业新闻人的启示

第五章 职业新闻人复杂性思维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
第二节 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
第三节 从分割思维到整体思维

结论
参考文献

节选

  《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  新媒介环境强调具象化的表达手段,通过画面或声音,以具象的方式展示自然、社会、事件,甚至人物内心活动,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梦境、幻觉、闪念等。由于新媒介环境的互动性与开放性,网络平台上呈现的声画内涵远比传统影视表达丰富且特征明显。  (1)声音系统的感知复杂性。  媒介传播的声音系统包括人声、音乐、音响三个部分,具体可分为对话、音效、音乐、画外解读及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表意声音。声音系统与画面系统一道完成叙事、情节、情绪、氛围、时代感的表达。巧妙的声音运用能创造空间的立体感,模拟声音的流动性。如,通过画外音拓展画面空间,用不同声道的声音收录增加方向感,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外。此外,还可以从节奏上去把握影视音乐元素。音乐有时会与情节、戏剧冲突相连,但同样表达符号意义。  电视的主题曲或插曲意在贴合作品主题抒发情感而非参与情节叙事。其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能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体现时代氛围,塑造人物内心。声音层次感的辨识也有相当的主观性。以音响为例,指影视作品中除人声和音乐以外的自然音和其他各种声响,但是也包括同一时段播放的不同层面的次要人声作为背景声。音响的收录与运用不仅能加强作品的真实性,在特定叙事情节中还可能充当最重要的认知元素,比如强化戏剧冲突,提炼情绪基调等。前者是自然运用,后者是艺术性、创造性运用,体现主观性。  语言和画面是现实生活中大众熟知的元素,但是技巧性的声画错位,以及画面与音乐的叠加,又是影视语言的独创。其带来的认知感受,不同于现实生活体验。人也不会用这样的技巧进行日常思考。但是在接收通道上,却能自然且真实地被接受。  新媒介环境下的声音系统有如下几点变化:  一是话语轮减少。冗长的对话不再充当吸引的焦点,有些是自顾自说、快速闪现,对话语符号意义的关注大于对话语内容的关注。传统电视新闻的话语方式在节奏上与新媒介环境不匹配。  二是语音语调的变异成为常见方式。卡通音、拟声词、叹词更符合新媒介环境下的场景展现。  三是有声语言的比重大幅下降,转而以配乐、配音效等形式完成信息传达,制造异于日常生活的感知体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大片音效成为戏谑与模仿的对象,有助于喜剧效果或惊心动魄效果的形成。  这些变化整体指向:新媒介环境下声音系统表意指向的模糊。即声音意义的留白较多,追求片段化的呈现,以待在更宽广的网络环境下得以用意义将互动性补充完善。也就是说,创作成为一个未完成的片段,希望信息接收者在自身心理期待之上,完善场面、段落、意义。或补充不同的叙事线索及角度,以互动的形式完成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内容。  (2)画面系统的感知复杂性。  人眼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感知动态图景,在视域范围(光线、轮廓、动态等)内做着选择与判断,并不断地转移聚焦点,吸收新的信息以供感知、思考与判断。这是人作为生物与外部环境进行积极信息交流的过程,是生理因素决定的。可以说,景别及镜头运动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探索视觉规律的结果。镜头会模仿人眼的选择、聚焦、移动等特征。比如主观镜头,以镜头替代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通过镜头带领观众体验剧中人在特定情境中所见的实况,并揣摩其心绪。定格拍摄、空镜头的客观性较强。定格拍摄停留于画面的某一帧,延时突出这个画面,让观众反复欣赏,思考其内涵。空镜头是用镜头记录景物与道具而非人物,用于抒发感情,营造特定的情绪氛围。  新媒介环境下,镜头语言的两个走向是专业化和非专业化。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媒介环境下职业新闻人思维方式转型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8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