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钟华、朱其主编
页数:4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2055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文章68篇(不含两篇序言),其中有13篇为抗战时期报刊资料的原始文献或日记(其中一篇为原始文献的辑录和加工),5篇为专题研究论文。其余50篇为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以及各种传记性或综述性叙事文章。研究团队又花了大量精力查对手原始文献,解决了回忆、传记和叙事文章内的大量错误或既往不清楚的地方,如找出了常书鸿在昆明画展时间、潘天寿在昆明画展时间等。全书按内容分类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回忆和传记文章在前,依照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排序;研究文章在后。其中部分文章因为内容的复杂,超出了所属部分的涵盖范围。个部分为“抗战美术卷”,收录的史料与“抗战主题”关系很为紧密。第二个部分是“艺术创作与社团活动卷”,收录与抗战主题关系不大的美术创作,以及部分美术社团活动的资料。第三个部分是“展览与评论卷”,收录当时报刊上美术展览的报导及相关评论。第四部分是“美术教育卷”,收录了抗战时期云南美术教育的相关史料,又以国立艺专为主。第五个部分是“文化学术卷”,收录了前几个部分之外的相关史料,主要是美术的学术研究和其他相关文化活动。
作者简介
姚钟华,1939年生,云南昆明人。擅长油画。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云南省文化局美术摄影工作室创作员、副主任、云南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第四届理事、云南省政协第四、五、六、七、八届委员。作品有《黄河》、《玉龙金川》、《啊!土地》等。出版有《姚钟华画选》、《姚钟华画集》等。 朱其,男,1966年生于上海,博士、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史、艺术评论、艺术策划等。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世界和谐科学院(美国)研究生院荣誉教授、世界文艺复兴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文化复兴基金委员会理事;首届世界和谐奖、世界文艺复兴奖评委会评委。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文章68篇(不含两篇序言),其中有13篇为抗战时期报刊资料的原始文献或日记(其中一篇为原始文献的辑录和加工),5篇为专题研究论文。其余50篇为亲历者或其后人的回忆,以及各种传记性或综述性叙事文章。研究团队又花了大量精力查对最手原始文献,解决了回忆、传记和叙事文章内的大量错误或既往不清楚的地方,如找出了常书鸿在昆明画展时间、潘天寿在昆明画展时间等。全书按内容分类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回忆和传记文章在前,依照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排序;研究文章在后。其中部分文章因为内容的复杂,超出了所属部分的涵盖范围。最个部分为“抗战美术卷”,收录的史料与“抗战主题”关系最为紧密。第二个部分是“艺术创作与社团活动卷”,收录与抗战主题关系不大的美术创作,以及部分美术社团活动的资料。第三个部分是“展览与评论卷”,收录当时报刊上美术展览的报导及相关评论。第四部分是“美术教育卷”,收录了抗战时期云南美术教育的相关史料,又以国立艺专为主。第五个部分是“文化学术卷”,收录了前几个部分之外的相关史料,主要是美术的学术研究和其他相关文化活动。
目录
序二
【抗战美术卷】
江小鹣在昆明轶事
中国近代雕塑的先驱
张善孖在温泉画虎
我家的抗战遗珍
抗战演剧队与美术
周令钊口述抗战文艺
抗战时期林聆的画作
马力生的抗战情怀
徐悲鸿在云南
相遇徐悲鸿·日记摘抄
徐悲鸿致杨自莹的书信
抗战时期的云南版画创作活动
抗战时期的云南现代木刻版画
萧士英赠画英美苏第一
云南抗战美术的发展历程
【艺术创作与社团活动卷】
庞薰琹抗战时期的昆明岁月
丘堤在昆明
玉龙白雪故人情
李霖灿、李晨岚的云南丽江情缘
中国二十世纪重要的雕塑家——廖新学
雪的记忆
抗战时期的昆明“谷风画社”与丽江“雪社画会”
闻一多在云南昆明的美术活动
闻一多:《原野》的舞台美术设计
《热风》壁报上的漫画风波
阳光美术社
抗战时期美术名家在云南与云南美术的发展
【展览与批评卷】
木刻制作的经验谈
张善子在昆明展览报导二则
“募捐寒衣全国艺术摄影展览”报导二则
关于街头画展
木刻的民族形式
谈谈木刻
艺专漫画展览观后感
观抗敌画展后
全省首届美展巡礼
沫若、抱石两先生书画展捧词
大后方昆明的美术活动
【美术教育卷】
美术研究会之回顾与展望
忆昆华艺术师范学校
国立艺专在云南
从浙江到云南
滕固在昆明
潘天寿在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