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儒家孝道伦理的历史变迁

封面

作者:赵宏宇(著)

页数:199页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462287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儒家的孝道伦理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儒家经典文献的梳理, 对孝道这一伦理概念的历史内涵做了系统阐发, 深入探讨了孝道在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实践功能, 并以现代视角对孝道的当代价值做了反思性的讨论。

作者简介

赵宏宇,山西大同人,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研究方向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建设、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近年来在《原道》、《现代哲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美德人生微讲堂》、参编《志愿行动与文明社会建设》、校点《儒藏精华编》之《道一编》等书。

本书特色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理念,是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价值,也是塑造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文化情结。《儒家孝道伦理的历史变迁》以儒家的孝道伦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儒家经典文献的梳理,对孝道这一伦理概念的历史内涵做了系统阐发,深入探讨了孝道在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实践功能,并以现代视角对孝道的当代价值做了反思性的讨论。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先秦时期儒家典籍中“孝”的观念
第一节 “孝”的起源
——孔子之前
第二节 亲亲之心:儒家论“孝”(上)
第三节 养生:儒家论“孝”(中)
第四节 送终:儒家论“孝”(下)
第五节 不同的声音
——墨、道、法三家的“孝”观

第二章 “孝”的制度化形态
第一节 儒学在汉代的全面制度化
第二节 “孝治天下”的措施及其意义
第三节 《孝经》在汉代教育制度中的地位
第四节 从《春秋繁露》到《太平经》
天人感应观念下的孝道演变
第五节 “三年之丧”与汉代丧制

第三章 法律文化视野下的父子关系
第一节 秦汉法律中的父子关系
第二节 历代律典中的“不孝”罪:以《唐律疏议》为中心
第三节 传统律法中的“亲亲相隐”原则
第四节 血族复仇:礼法冲突下的两难选择

第四章 现代的反思:孝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非孝”浪潮
第二节 孝的价值:从现代的角度看(上)
第三节 孝的价值:从现代的角度看(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儒家孝道伦理的历史变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