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微观经济学/雷洪/肇庆学院校本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雷洪,梁衍开,付华英

页数:252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60660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章导言,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假设、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三章消费者均衡理论。第四章生产者均衡理论。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第八章公共产品。第九章一般均衡分析与福利经济学。

作者简介

雷洪,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课程。主编并出版了《微观经济学实验教程》,在《改革》、《开发研究》、《生产力研究》、《肇庆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省、市厅级、校级课题研究数十项。参与了《破解十大难题——德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来自德庆的经验和启示》、《肇庆市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进展研究报告》、《财政学》等著作和教材的部分内容写作。
梁衍开, 2001年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获理学硕士(MSc)学位。2002年至今在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在《流通经济》、《肇庆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参与了《破解十大难题——德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来自德庆的经验和启示》等著作的部分内容写作。雷洪,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课程。主编并出版了《微观经济学实验教程》,在《改革》、《开发研究》、《生产力研究》、《肇庆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省、市厅级、校级课题研究数十项。参与了《破解十大难题——德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来自德庆的经验和启示》、《肇庆市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进展研究报告》、《财政学》等著作和教材的部分内容写作。
梁衍开, 2001年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获理学硕士(MSc)学位。2002年至今在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在《流通经济》、《肇庆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参与了《破解十大难题——德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政府组织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来自德庆的经验和启示》等著作的部分内容写作。
付华英,,2001年-2004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取得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4年毕业后,一直在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两门基础专业课程。获得2017年肇庆市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中,多次获得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在历年的教学评估中多次获得前五名的成绩等。

本书特色

《微观经济学》是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在顺利编写出版《微观经济学实验教程》之后集体编写的又一本教材。该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本书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如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成本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分析与福利经济学原理等。全书旨在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和基本概念,并学会阅读与使用基本经济图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精炼的文字说明理论,并配有相应的课后练习;在教材深度上偏向于中级教程,并形成图和代数式相结合的模式。
本教材的编者均为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课程教师,他们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讲授工作,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诉求,教材的编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书可作为经济类、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等专业经济学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经济管理的爱好者,特别是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和公务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导论
一、资源稀缺性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研究的基本问题
四、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两个研究领域
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六、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课后练习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节 需求
一、需求、需求量和需求表
二、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及需求定律的例外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五、需求函数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供给量和供给表
二、供给曲线、供给定律及供给定律的例外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四、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五、供给函数
第三节 供求均衡理论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均衡价格的波动
四、达到均衡的过程(蛛网理论)
五、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四节 弹性及其应用
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
本章小结
课后练习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节 消费者偏好
一、欲望和效用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戈森 定律)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第三节 预算约束线
一、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二、消费者均衡满足的条件
第五节 价格效应与消费者选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微观经济学/雷洪/肇庆学院校本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6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