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桂芳
页数:23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1441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际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探讨中日关系的演进发展,既重视冷战格局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又观照中日两国的现实诉求,认为中日两国蕴含着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全书对中日关系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经验做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对中国提出的“以民促官”和“求同存异”做了系统探讨,认为它引领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方向。“求同存异”体现了中国在对待中日双边关系重大问题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作者简介
史桂芳,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现代史分会会长、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出版《东亚联盟论研究》《“同文同种”的骗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与中日关系》《战后中日关系史》《中国的对日战略与中日关系研究》等学术专著,合作出版学术著作9部,翻译《张学良》《卢沟桥事件》《昭和的动乱》等学术专著,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以及《东瀛求索》(日本)、《现代中国研究》(日本)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本书特色
战后中日关系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两国在经过二十多年“民间外交”的积累和发展,终于在1970年代初结束了“不正常状态”,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结束了“战争状态”,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贡献,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友好、互利合作树立了典范。中日邦交正常以来,两国关系经历过令人怀念的“蜜月时期”,也出现过严重困难的“冰冻”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两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以及彼此间利益的不同,分歧、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和困难,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21世纪初,中日两国共同努力,走过了“冰冻”,确立战略互惠目标,两国关系达到新的高度。本书从中日关系发展基本经验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关系各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强调时代在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日关系发展四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并没有过时,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立足长远,认识两国发展的大趋势,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妥善处理分歧,才能积极推进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的形势与对外政策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内外形势
第二节 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原则
第二章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对日方针的确立
第一节 “民间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制定“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
第三节 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扩大两国民间交流
第三章 稳步推进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第一节 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倒退中日关系
第二节 中国提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新策略
第三节 多渠道多角度地推进中日关系
第四节 “积累渐进”——提升中日关系的新举措
第四章 “以民促官”结硕果,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一节 “中间地带”理论与对日政策
第二节 中美关系缓和与对日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水到渠成”
第四节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五章 中日关系呈现新局面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与中日关系
第二节 深化中日两国和平友好关系
第三节 国际形势剧变下的中日关系
第四节 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第六章 21世纪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第一节 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与中日关系
第二节 中日确立战略互惠关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