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南宋]杨简著张沛导读
页数:293页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69138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杨氏易传》宋刻本今已不传。现存明万历乙未刻本(简称“明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四明丛书》本(简称“四明本”)。相较而言,“四明本”优于另外两个版本:一是“四明本”内容完整,“明刻本”与“四库本”于涣卦结末处有六百五十六字的脱文;二是“四明本”错讹明显少于“明刻本”和“四库本”。有见及此,本书点校以“四明本”为底本,以“明刻本”和“四库本”为校本。
作者简介
杨简是陆九渊最重要的弟子。作为陆氏心学的传承光大者,他对象山心学进行了一系列解释、发挥,为心学影响的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杨简勤于著述,在陆门弟子中著作最多。《宋史》载慈湖著述十二种,《慈溪县志》载二十四种,今存《杨氏易传》《慈湖遗书》《慈湖诗传》《先圣大训》《五诰解》等。
张沛(1983- ),黑龙江哈尔滨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周易学会理事,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易学与明清哲学。出版专著《明代易学史》(第二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教育部项目。
本书特色
《杨氏易传》又名《慈湖易说》《慈湖易解》,大抵因传抄者有所窜易而名称不同。该书卷一至卷十九解说《周易》经文,末卷杂论易学问题。杨简说《易》喜谈人心,其易学与心学互诠互显。及至明代,心学易愈发繁盛,杨氏《易》说之影响亦日益加剧。
目录
总序
导读
一、杨简生平学行
二、《杨氏易传》的易学史意义
三、杨简易学略论
四、评价与反思
《杨氏易传》提要
《杨氏易传》原序
《杨氏易传》卷一
乾
《杨氏易传》卷二
坤
《杨氏易传》卷三
屯
蒙
《杨氏易传》卷四
需
讼
师
《杨氏易传》卷五
比
小畜
履
《杨氏易传》卷六
泰
否
同人
大有
《杨氏易传》一卷七
谦
豫
随
蛊
《杨氏易传》卷八
临
观
噬嗑
《杨氏易传》卷九
贲
剥
复
无妄
《杨氏易传》卷十
大畜
颐
大过
习坎
离
《杨氏易传》卷十一
咸
恒
遁
《杨氏易传》卷十二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杨氏易传》卷十三
睽
蹇
解
损
《杨氏易传》卷十四
益
夬
姤
《杨氏易传》卷十五
萃
升
困
《杨氏易传》卷十六
井
革
鼎
震
《杨氏易传》卷十七
艮
渐
归妹
丰
《杨氏易传》卷十八
旅
巽
兑
涣
《杨氏易传》卷十九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杨氏易传》卷二十
导读
一、杨简生平学行
二、《杨氏易传》的易学史意义
三、杨简易学略论
四、评价与反思
《杨氏易传》提要
《杨氏易传》原序
《杨氏易传》卷一
乾
《杨氏易传》卷二
坤
《杨氏易传》卷三
屯
蒙
《杨氏易传》卷四
需
讼
师
《杨氏易传》卷五
比
小畜
履
《杨氏易传》卷六
泰
否
同人
大有
《杨氏易传》一卷七
谦
豫
随
蛊
《杨氏易传》卷八
临
观
噬嗑
《杨氏易传》卷九
贲
剥
复
无妄
《杨氏易传》卷十
大畜
颐
大过
习坎
离
《杨氏易传》卷十一
咸
恒
遁
《杨氏易传》卷十二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杨氏易传》卷十三
睽
蹇
解
损
《杨氏易传》卷十四
益
夬
姤
《杨氏易传》卷十五
萃
升
困
《杨氏易传》卷十六
井
革
鼎
震
《杨氏易传》卷十七
艮
渐
归妹
丰
《杨氏易传》卷十八
旅
巽
兑
涣
《杨氏易传》卷十九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杨氏易传》卷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