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波
页数:288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400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时空”与“怀旧”作为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研究的二维,并认为:中国现代“乡愁小说”是以乡愁的情感功能实现作家社会政治想象的一种话语模式,其内在的理性批判与感性关怀体现为崇高的悲剧美感与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即一种“差异”之美,这恰如希腊亚努斯神的面孔,既怀恋着过去,又展望着未来。生命个体的复杂矛盾在显在/隐在的时空差异叙事框架与“恋乡”/“厌乡”的情感落差的抒情框架中得以彰显。生命与世界、时代、政治等积极对话时的犹疑且坚定、彷徨而执着的矛盾情态则生动而直观地再现了生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国现代“乡愁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长廊留下了可贵的情感写真与精神影像,这一过程永远不会终结,它必将继续书写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作者简介
冯波,男, 1976年生,河南焦作人。201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小说研究,以及乡土文学的比较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本书将“时空”与“怀旧”作为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研究的二维,并认为:中国现代“乡愁小说”是以乡愁的情感功能实现作家社会政治想象的一种话语模式,其内在的理性批判与感性关怀体现为崇高的悲剧美感与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即一种“差异”之美,这恰如希腊亚努斯神的面孔,既怀恋着过去,又展望着未来。生命个体的复杂矛盾在显在/隐在的时空差异叙事框架与“恋乡”/“厌乡”的情感落差的抒情框架中得以彰显。生命与世界、时代、政治等积极对话时的犹疑且坚定、彷徨而执着的矛盾情态则生动而直观地再现了生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国现代“乡愁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长廊留下了可贵的情感写真与精神影像,这一过程永远不会终结,它必将继续书写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目录
第一节 乡土?乡愁?
第二节 “乡土文学”与“乡愁小说
第三节 所谓中国现代”乡愁小说
第一章 时空虚构下的故乡
第一节 时序预设下的故乡
第二节 故乡空间的“剧场化”设置与乡愁聚焦
第三节 故乡空间的“对位”虚构与乡愁多义性
第二章 时空流动中的乡愁
第一节 现代症候:城“乡”互动中的乡愁
第二节 流亡的乡愁: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的怀旧修辞
第三节 “卧游故乡”:京派小说的故乡重绘
小结
第三章 怀旧的现代书写
第一节 怀旧中精神原乡的追忆
第二节 怀旧中性别意识的表达
第三节 怀旧中主体意识的萌发
第四章 怀旧与革命想象
第一节 “代沟”内的忧郁:叶紫的怀旧与革命的自觉
第二节 “内讧”中的焦虑:《一千八百担》中的故乡伦理危机
第三节 怀旧的消解:从苦难意识到革命乐观主义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的互文观察
第一节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乡愁小说
第二节 日本”乡愁小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译介
第三节 欧洲”乡愁小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译介
小结
结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乡愁小说“的”差异“之美
第二节 “乡愁史诗”:话语模式、情感功能与社会政治想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