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猛
页数:255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439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本第三部门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探讨第三部门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判断合理性的指标设计问题。在定性研究方面,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运用日本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协会的统计数据对第三部门发展现状和合理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判断第三部门合理性时,最重要的看第三部门组织所从事项目公共性的大小,本研究提出了判断公共性大小的三个一级指标:目标人群满意度、地区影响力和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第三部门发展模式对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作者简介
王猛,男,1981.10生,山东枣庄人,2010.09-2013.06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从事日本第三部门研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2.03-2013.03,以研究员身份在京都大学社会学系从事日本第三部门研究;2014.06-2016.07,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跟随邓国胜教授从事公益慈善和社区治理研究;2016.09至今在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工作,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和公益慈善,兼任青岛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
本书特色
本书以日本第三部门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探讨第三部门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判断合理性的指标设计问题。在定性研究方面,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运用日本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协会的统计数据对第三部门发展现状和合理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判断第三部门合理性时,最重要的看第三部门组织所从事项目公共性的大小,本研究提出了判断公共性大小的三个一级指标:目标人群满意度、地区影响力和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第三部门发展模式对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目录
一 第三部门和合理性概念界定
(一)欧美第三部门概念
(二)中国第三部门概念
(三)日本第三部门概念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书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
(一)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
(二)由市场提供公共产品
(三)公共产品供给的其他方式
(四)日本式第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
二 第三部门设立程序分析
三 第三部门经营模式分析
(一)第三部门公共性与营利性的平衡
(二)管理人员选择
(三)官民经营责任分担
第三章 日本第三部门的历史和现状
一 日本第三部门历史分析
(一)日本第三部门概念的产生
(二)第三部门概念出现之前的时期
(三)20世纪70年代第三部门概念出现后到
20世纪80年代
(四)泡沫经济破灭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二 日本第三部门现状分析
(一)日本第三部门的种类
(二)日本第三部门发展现状
第四章 日本铁路第三部门合理性案例研究
一 日本铁路第三部门的诞生
二 第三部门铁路概况
(一)特定地方交通线转换铁路
(二)新线转换铁道
(三)新干线并行线路
三 北越急行
(一)北越急行的历史分析
(二)北越急行的投资分析
(三)北越急行的经营分析
(四)北越急行公共性分析
四 北近畿丹后铁道(KTR)
(一)KTR的历史分析
(二)KTR的投资分析
(三)KTR的经营分析
(四)KTR收入状况分析
(五)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分析
(六)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分析
(七)KTR公共性分析
五 铁路第三部门存在合理性思考
……
第五章 日本城市再开发第三部门合理性案例研究
第六章 日本第三部门合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