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运熙顾易生
页数:99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90564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代前中期、近代七编,说明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过程。全书内容系统,对于诗文、小说、戏剧各文学领域的理论批评,对于历代比较重要的批评家及其论著,均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本书在撰写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观点稳妥,叙述平实;同时注意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上册
第一编 先秦两汉
绪论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 孔子(附《易传》)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附《礼记·乐记》)
第五节 老子、庄子
第二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大序
第二节 司马迁
第三节 扬雄
第四节 班固和王逸
第五节 王充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
绪论
第一章 魏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曹丕、曹植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晋代的赋论和总集的编纂
第四节 葛洪
第二章 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笔说
第二节 声律论
第三节 裴子野、萧统、萧纲
第四节 颜之推、苏绰
第三章 刘勰《文心雕龙》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基本思想
第三节 论内容、形式和体制
第四节 论风格与文风
第五节 论文学与自然景物、时代的关系
第六节 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钟嵘《诗品》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论五言诗的思想艺术标准和历史发展
第三节 论五言诗作家及其流派
第三编 隋唐五代
绪论
第一章 隋和唐代前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隋代文论和唐初史家、政治家的文学观
第二节 陈子昂等
第三节 刘知
第四节 李白
第五节 殷瑶与《河岳英灵集》
第二章 唐代中期的诗论
第一节 杜甫和元结
第二节 皎然、高仲武
第一编 先秦两汉
绪论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 孔子(附《易传》)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附《礼记·乐记》)
第五节 老子、庄子
第二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大序
第二节 司马迁
第三节 扬雄
第四节 班固和王逸
第五节 王充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
绪论
第一章 魏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曹丕、曹植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晋代的赋论和总集的编纂
第四节 葛洪
第二章 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笔说
第二节 声律论
第三节 裴子野、萧统、萧纲
第四节 颜之推、苏绰
第三章 刘勰《文心雕龙》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基本思想
第三节 论内容、形式和体制
第四节 论风格与文风
第五节 论文学与自然景物、时代的关系
第六节 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钟嵘《诗品》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论五言诗的思想艺术标准和历史发展
第三节 论五言诗作家及其流派
第三编 隋唐五代
绪论
第一章 隋和唐代前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隋代文论和唐初史家、政治家的文学观
第二节 陈子昂等
第三节 刘知
第四节 李白
第五节 殷瑶与《河岳英灵集》
第二章 唐代中期的诗论
第一节 杜甫和元结
第二节 皎然、高仲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