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安国 编著
页数:488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73254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是一部以多声部音乐分析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性音乐基础理论教材。本书将原作曲理论课程“四大件”——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学及配器法中常识性的基本内容,在保持各自学科领域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加以适度关联和应用要点延伸。紧扣音乐教师多声部音乐分析素养培育需要,从内容讲析到实践操作,将专业基础知识与音乐教师从事的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力求形成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习者的音乐理论修养。 全书内容覆盖宽广,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学科架构精炼、简明,知识要点突出、明晰,理论阐释深入浅出,实例选取为多数读者所熟悉,内容易学、易知、易懂、易记。是一部引导读者便捷进入多声部音乐结构本体的“全科式”音乐基础理论教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第一的一部教学工具书。
作者简介
王安国 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作曲专业。1982年获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评定为教授。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专著及教科书十余部。2012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金奖。
现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中小学音乐教材审查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卫美育学科评议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教育》主编,《音乐研究》编委,全国音乐分析学学会、复调音乐学会、北京音协和中国音乐教育分会顾问。
本书特色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王安国教授自2000以来主持教育部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担任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及教材主编。
目录
第一章/多声部音乐的概念、范畴: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
第二章/多声部音乐随时间流动的展开过程:从局部到整体
第三章/多声部音乐的陈述形态: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第一单元 主调音乐的纵向结构(上)
基本和声材料及调内应用(和弦辨识与选配)
第一章/主调音乐纵向结构的基本元素:和弦、调式、音级、功能
第一节 和弦与调式
第二节 调式音级与和弦功能组划分
第二章/各级三和弦的辨识
第一节 和弦辨识方法的理论依据:首调思维体系
第二节 和弦辨识的基础环节:首调唱名定位
第三节 同级和弦转换与转位(乐理知识复习)
第四节 和弦呈现的基本形式:四声部组合及常见的钢琴织体
第五节 和弦外音与和弦辨识例解(一)
第三章/基本和声材料使用要点
第一节 各级三和弦使用要点
第二节 各级七和弦使用要点
第三节 三和弦、七和弦原位与转位使用要点
第四节 三和弦、七和弦声部重复或省略的一般原则
第五节 和弦外音与和弦辨识例解(二)
第四章/为歌曲旋律选配和弦
第一节 为歌曲旋律选配和弦依从的基本法则
第二节 选配和弦的织体形态及声部处置
第三节 为歌曲旋律选配和弦操作实例(一)
第四节 为歌曲旋律选配和弦操作实例(二)
第五节 为歌曲旋律选配和弦操作实例(三)
主调音乐的纵向结构(下)
基本和声材料的拓展(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
第五章/调中心确立模式及其类比、延伸:重属、重导和弦及
副属、副导和弦
第六章/带变化音的和弦
第七章/转调(一)
第八章/转调(二)
第九章/和声分析例解
第二单元 主调音乐横向展开的基本样式与作品
的曲式分析
第一章/乐段与一段曲式
第二章/二段曲式
第三章/三段曲式与三部曲式
第四章/变奏曲式
第五章/回旋曲式
第六章/奏鸣曲式及其变体
第七章/套曲与联曲
第三单元 复调音乐及其结构分析
第一章/复调音乐类型及在作品中的应用
第二章/对比式复调
第三章/模仿式复调
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中自然形态的复调结构形式
第五章/复调音乐体裁(一):赋格曲
第六章/复调音乐体裁(二):小赋格曲、赋格段、创意曲
第四单元 乐队总谱的识读与简化
第一章/中、西管弦乐队的组织形式与常用乐器
第二章/乐队总谱排列形式及总谱识读
第三章/乐队总谱多声织体的功能梳理
第四章/具有普适性的中小学校学生乐队用谱
第五单元 20世纪现代音乐多声结构原则的
发展、演变
第一章/不协和音的“解放”及调性观念的拓展
第二章/新音源的开掘及调性因素的消解
第三章/化横为纵及横纵一体的序列音乐手法
第四章/艺术观念的演变与多声结构原则的发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