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文国
页数:2册(656页)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75891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潘文国教授从教50余年来, 在《中国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杂志发表论文270余篇, 内容涉及语言研究、汉语研究、对比研究、翻译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本书是其善于汉语研究的论文的结集, 包含其主要论文约50篇。
作者简介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前会长,著名语言学家、资深翻译家。出版有《韵图考》《汉语的构词法研究》《汉英语对比纲要》《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中西对比语言学》《危机下的中文》《中外命名艺术》《潘文国学术研究文集》《汉语字本位研究丛书》《中文读写教程》《朱熹的自然哲学》《赫兹列散文精选》《汉语篇章语法》等专著13部、译著8部、编著40余部,发表论文280余篇。
本书特色
潘文国教授从教50余年来,在《中国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杂志发表论文270余篇,内容涉及语言研究、汉语研究、对比研究、翻译研究、语言教学研究等。《潘文国汉语论集》是其善于汉语研究的论文的结集,包含其主要论文约50篇。
目录
编辑说明
音韵学
中古日母的读音问题
韵图排列的方式
评高本汉为《广韵》拟音的基础——四等洪细说
怎样考证韵图产生的时代——李新魁先生《韵镜研究》读后
论总和体系——《切韵》性质的再探讨
音韵与古汉语语法
韵图分等的关键
《广韵》《集韵》《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辞条
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
有汉语特色的音韵学研究
编辑现代“《切韵》”之构想
诗文声韵的再思考
构词法
汉英构词法对比研究
汉语构词法研究的先驱薛祥绥
汉语构词法的历史研究
当前的汉语构词法研究
审慎地推行“千进制”
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
语法
汉语语法特点的再认识
汉语研究:世纪之交的思考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
论音义互动
汉字
汉字的音译义
“规范”与“规范词典”
从语言学角度谈汉字规范研究
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
对症下药医汉字
变字体之争为字种之辨——跳出繁简之争,走汉字整理之路
“汉字”的译名问题
汉字:华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字本到文本:华语教学的新思路
《汉语拼音方案》的回顾与思考
中文危机与对策
危机意识、语言与文字——《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一
第一化、英语强势和电脑技术——《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二
文言与方言——《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三
汉字与拼音——《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四
简体与繁体——《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五
翻译与欧化——《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六
社会用语的失范——《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七
语文教学的危机——《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八
外语与汉语教学——《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九
汉语研究的危机——《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十
汉语知识
汉语概说
音韵学
中古日母的读音问题
韵图排列的方式
评高本汉为《广韵》拟音的基础——四等洪细说
怎样考证韵图产生的时代——李新魁先生《韵镜研究》读后
论总和体系——《切韵》性质的再探讨
音韵与古汉语语法
韵图分等的关键
《广韵》《集韵》《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辞条
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
有汉语特色的音韵学研究
编辑现代“《切韵》”之构想
诗文声韵的再思考
构词法
汉英构词法对比研究
汉语构词法研究的先驱薛祥绥
汉语构词法的历史研究
当前的汉语构词法研究
审慎地推行“千进制”
外来语新论——关于外来语的哲学思考
语法
汉语语法特点的再认识
汉语研究:世纪之交的思考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
论音义互动
汉字
汉字的音译义
“规范”与“规范词典”
从语言学角度谈汉字规范研究
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
对症下药医汉字
变字体之争为字种之辨——跳出繁简之争,走汉字整理之路
“汉字”的译名问题
汉字:华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字本到文本:华语教学的新思路
《汉语拼音方案》的回顾与思考
中文危机与对策
危机意识、语言与文字——《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一
第一化、英语强势和电脑技术——《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二
文言与方言——《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三
汉字与拼音——《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四
简体与繁体——《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五
翻译与欧化——《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六
社会用语的失范——《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七
语文教学的危机——《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八
外语与汉语教学——《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九
汉语研究的危机——《中文危机与对策》系列讲座之十
汉语知识
汉语概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