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封面

作者:左崇良著

页数:25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427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等教育治理离不开法治化,以法治教是“善治”的基础。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多种法权类型:学术自由权、高校自主权、政府调控权、学术控制权、领导决策权、院系管理权、师生参与权、社会参与权。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给高校师生造成的侵害在增多,权利保障和权益维护的任务较为艰巨。在权力多元化和权力社会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策目标的提出适逢其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于高校自主与公共选择的有机结合,凸显专业自主、社会参与、政府引导与学术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一种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背景下,本研究从多学科的视角来阐述高等教育的分权与共治,围绕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历史与现实、运行与保障等问题进行剖析,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事实考察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形成研究结论,为高等教育的分权和共治提供学理依据,并确定权力运作的基础与界限。

作者简介

左崇良,(1974—),男,湖南衡阳人,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2014届博士毕业生,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后(2017年6月出站),主修专业为教育法学和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是教育政策与法律、高等教育管理。主要成果有,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代表作有《研究生科研的非理性问题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其启示》《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误区与路径》等。

本书特色

高等教育治理离不开法治化,以法治教是“善治”的基础。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多种法权类型:学术自由权、高校自主权、政府调控权、学术控制权、领导决策权、院系管理权、师生参与权、社会参与权。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给高校师生造成的侵害在增多,权利保障和权益维护的任务较为艰巨。在权力多元化和权力社会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策目标的提出适逢其时。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于高校自主与公共选择的有机结合,凸显专业自主、社会参与、政府引导与学术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一种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背景下,本研究从多学科的视角来阐述高等教育的分权与共治,围绕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历史与现实、运行与保障等问题进行剖析,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事实考察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发达第一的经验,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形成研究结论,为高等教育的分权和共治提供学理依据,并确定权力运作的基础与界限。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缘由

一 选题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高等教育治理的国外研究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重点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观点和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概念释义

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 黑格尔的国家干预理论

二 法人治理理论

三 “合作网络”治理理论

四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概念释义

一 核心范畴解读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相关范畴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与历史考察

节 民国大学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 民国大学的制度变迁

二 民国大学制度的双重特征

三 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双向审视

四 民国大学制度发展与演变的评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

一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曲折前进

二 高校自主权的政策法律文本分析

三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治理变革

第四章 高等教育治理的国际比较

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欧洲模式

一 欧洲大学治理的历史变迁

二 大学自治的欧洲古典模式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欧洲当代模式

第二节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内外格局

一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团体格局

二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要义

三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优势特征

第三节 欧美高等教育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 欧洲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二 美国高等教育的协同共治

三 欧美高等教育治理的借鉴

第五章 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学分析

节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差序格局

一 差序格局与高等教育治理结构

二 利益相关度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差”格

三 文化的等级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序”格

四 我国高等教育差序格局的反思与变革

第二节 大学制度变革的社会学分析

一 大学制度变革的社会学含义

二 2003年“北大改革”始末

三 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四 大学制度变革的反思

第六章 高等教育的法权分类与边界确定

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分析

一 法权论与法权分析方法

二 法权理论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契合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分类

一 学术自由权

二 大学自治权(高校自主权)

三 政府调控权

四 学术控制权

五 领导决策权

六 院校管理权

七 社会参与权

八 师生参与权

第三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关系

一 政府和高校的法权关系

二 高校与社会(市场)的法权关系

三 党委与校长的法权关系

四 学术与行政的法权关系

五 高校与院系的法权关系

六 高校与师生的法权关系

第四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边界

一 公办高校的法律定位

二 高等教育法权的边界确定

第七章 高等教育的法权网络与共同治理

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网络

一 高等教育两种法权的对抗与合作

二 高等教育两个层面的法权网络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配置

一 高等教育法权的配置原则

二 高等教育法权的配置主体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模式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共同治理的法权结构

一 高等教育法权治理的理想结构

二 微观法权治理的典范:英国大学的双层治理结构

三 宏观法权治理的典范: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权共治

四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完善

第八章 高等教育治理的衡平法则与路径探索

节 高等教育的权责失衡与革新图治

一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权责失衡

二 高等教育权责失衡的归因分析

三 我国高等教育的革新图治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衡平法则与路径

一 高等教育治理的衡平法则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立法建议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衡平路径

第九章 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和规约机制

节 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

一 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目标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基本要求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依据与法律基础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规约机制

一 高等教育治理的规范机制

二 高等教育治理的动力机制

三 高等教育治理的保障机制

四 高等教育治理的协调机制

第十章 结语:高等教育治理的中国之路

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理想与信念

第二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方向目标

一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二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路径探索

一 扬弃国家干预,政府适度分权

二 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市场监管

三 高校有限自治,加强自我约束

第四节 高等教育治理的战略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