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敏
页数:21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70970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五官科护理》是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书特色
《五官科护理》是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教材供全围中等医学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节 眼球
第二节 视路
第三节 眼附属器
第二章 眼科护理概述
第一节 眼科疾病与护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眼科护理评估
第三节 眼科病人常用护理诊断
第四节 眼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第五节 眼科护理管理
第三章 眼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眼睑病与泪器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结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角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葡萄膜病与视网膜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眼外伤病人的护理
第九节 盲与低视力病人的康复与护理
第二篇 耳鼻咽喉科护理
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节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二节 咽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三节 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五节 耳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五章 耳鼻咽喉科护理概述
第六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篇 口腔科护理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八章 口腔科护理概述
第九章 口腔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实践指导
五官科护理教学大纲
节选
bsp;《五官科护理》是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
“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教材供全
国中等医学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彰显
现代整体护理理念”的指导思想;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
为根本”的原则;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
性、启发性、适用性)。适应卫生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五官科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理论知识
以“必需、够用”为度,并注意反映国内外临床护理的新进展、新技术;护理知识以“必知、应
用”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素质教育强调以病人为主体、以
护理为中心,将五官科护理向预防、保健、康复、社区及家庭护理服务等领域延伸,注重培养
学生的现代整体护理观念;围绕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践,与职业教育考试、国家执业护士资
格考试接轨,保持教学与I临床的“零距离接触”,竭力培养融知识、能力与良好职业素质为一
体的技能型人才。
本教材的特点是:①按病情对应护理程序的方法,小病护理包含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
合作性问题和护理措施,大病护理还包含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②将“治疗要点”单列,使护
理评估更为全面,护理诊断更为准确;③将健康指导纳入护理措施,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蕴含
r人文关怀内容;④关注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发展,增加了“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疾
病和护理的基本特征”、“干眼症病人的护理”、“盲与低视力病人的康复及护理”、“突发性聋
病人的护理”、“牙拔除术病人的护理”、“口腔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等新内容;⑤为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实践操作技能,书中穿插运用小贴士,每章节配备了练习题,并在
全书末集中编人了实践指导部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位编委及其单位领导的鼎力协助以及同行专家的热情指
导,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撰水平与经验有限,本书难免存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及同行不吝赐教。
李 敏
2008年1月
第五章耳鼻咽喉科护理概述
第一节耳鼻咽喉科疾病与护理的基本特征
(一)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基本特征
耳鼻咽喉诸器官在解剖结构上相互通连,在组织上(内衬黏膜)相互延续,因而罹患疾病
时常相互累及,如急性鼻炎可并发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咽炎、喉炎及急性中耳炎等。耳
舁口囚喉渚器官与整个机体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局部患病常伴有全身改变,全身疾病也常
引发局部表现,如慢性扁挑体炎呵产生风湿热、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并发症,被视
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而高血压、血液病病人常可发生鼻出血。
耳鼻咽喉诸器官均为细小的腔洞,结构精细,位置深在,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
操作方法。由于耳鼻咽喉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解剖特点,临床上急症多而凶险,如鼻出血、
气管、食管异物、喉阻塞及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等。如不及时救治,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威胁
病人的生命。耳鼻咽喉诸器官具有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等重要功能,而这些功
能又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而病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负担
较重,影响生活、工作与学习。
(二)耳鼻咽喉科护理的基本特征
要求护理工作者了解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基本特征,具备扎实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敏锐
的观察力、娴熟的专科治疗操作技能以及抢救配合的能力,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
心,具有一定的心理护理能力。
在工作中,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整体护理观念,重视病情观察,工作耐心、仔
细,体贴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更好地配合护理治疗,同时还应对病人进行相关
的健康指导,以利疾病早日康复。
第二节耳鼻咽喉科护理评估
一、耳鼻咽喉科病人的常见症状
1.鼻塞 系鼻腔气流阻力增大。由鼻腔内分泌物增多或鼻黏膜充血、增生肥厚以及鼻
腔内的新生物等原因引起。鼻塞分为持续性、问歇性、交替性三种,也有单侧或双侧之分,常
伴有嗅觉障僻、鼻音重、耳呜耳闷、头昏头痛等症状。
2.鼻漏指鼻内分泌物外溢。山于原因不同,鼻漏多为水性、黏液性、脓性及血性等。
水性鼻漏多见于急性鼻炎早期和变应性鼻炎,脑脊液鼻漏多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黏液性鼻
漏见于急性鼻炎恢复期及慢性鼻炎;脓性鼻漏常见于化脓性鼻窦炎;血性鼻漏主要由鼻部肿
瘤、鼻腔异物及外伤等引起。
3.鼻出血由于鼻部本身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鼻腔血液流出。病因不同,鼻出血
的轻重程度也不同。
4.嗅觉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过敏及嗅觉倒错等,又可分为呼
吸性、感受性两种类型。
呼吸性嗅觉减退是由于进入鼻腔气流阻力或方向改变,呼吸气流达不到嗅区黏膜所致,
多见于鼻甲肥大、鼻内肿物、气管切开等。
感受性嗅觉减退或消失是由于嗅觉神经末梢、嗅觉中枢病变所致。多见于萎缩性鼻炎、
脑血管病变或脑肿瘤等。
5.咽痛是咽喉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咽部炎症、特异性感染、肿瘤及某些全身性
疾病如白血病等均可引发咽痛。严重的咽痛可放射至耳部,影响吞咽,给病人带来很大的
痛苦。
6.咽感觉异常指咽部除疼痛之外的所有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干燥、蚁行、堵塞、紧束
等异常感觉,可由器质性或功能性因素引起。
7.吞咽困难常指难以吞咽或不能吞咽。可分为阻塞性、神经性和功能性三种。阻塞
性者常见于机械性狭窄;神经性者多发生于咽肌麻痹;功能性者由于咽痛引起。
8.打鼾睡眠时软腭、舌根处的软组织随呼吸气流颤动产生节律性声音。多见于上呼
吸道狭窄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内分泌紊乱等。
9.声音嘶哑简称声嘶。是喉部常见和特有的症状。视病变的程度,声嘶轻重不一。
其中炎症为最主要的病因,而创伤、异物、肿瘤、神经麻痹等也可引起。
10.呼吸困难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一般分为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三种类
型。喉源性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常由喉部炎症、水肿、异物、外伤及肿瘤等引起。
儿.耳漏又称耳溢液。是指外耳道内聚积有异常分泌物。脓性及粘脓性者多见于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无色水状者应警惕脑脊液耳漏。
12.耳聋即听力下降。根据病变部位可将耳聋分为传导性聋(外耳和中耳病变)、感
音神经性聋(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病变)及混合性聋(耳部整体受累)。根据耳聋的程
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和全聋。婴幼儿期双耳重度耳聋可致聋哑。
13.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多为主观性,病人常感到耳内有呜
声,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耳鸣多由耳部病变引起,也可为全身(如心血管系统、神经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所致。
14.眩晕是一种伴有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的头晕。有前庭性(主要是内耳疾病和颅
内病变引起)和非前庭性(颈椎病、某些眼病及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两类。常见
外周前庭病变,可伴有耳聋、耳鸣、眼球震颤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存在病理性原因,少
数功能性者见于登高性眩晕、晕动病等。
二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
(一)检查的基本要求
耳鼻咽喉诸器官位于颅面深处,孔小洞曲,不易直视,因而需使用专门的检查器械和良
好的照明才能进行检查。
1.检查室的设置检查室内宜稍暗,应备有立灯、检查椅、转凳、检查器械、用后的器械
盛具、酒精灯、痰盂。还应准备常用的敷料和药品,如纱布、棉球、棉签、1%麻黄碱滴鼻液、
1%丁卡因等。
3.检查体位受检者多选坐位,上身略前倾。检查过程中应根据需要调整病人的头
位,小儿不能配合检查时,应由家属或医护人员将小儿抱持,夹紧患儿双腿,一手环抱固定患
儿的上肢和身体,另一手固定其头部。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惊吓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