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研究

封面

作者:张林华 著

页数:329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92578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对象、历程、促进、转型、创新及深化等问题的系统分析与探讨,构建起关于档案馆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本书立足于实证调研,多方面剖析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服务实践的历史、现状、成就与障碍,探讨研究对策,建立多维度、全景式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提供对策路径,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作者简介

  张林华,女,档案学硕士、社会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2016年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资源开发、档案馆公共服务、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等。主持、参与科研、教学项目10佘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与上海市档案局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市教委项目2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部,参编若干部,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教育部、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档案学会等颁发的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对象、历程、促进、转型、创新及深化等问题的系统分析与探讨,构建起关于档案馆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本书立足于实证调研,全方位剖析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服务实践的历史、现状、成就与障碍,探讨研究对策,建立多维度、全景式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为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提供对策路径,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础:档案资源的建设

第一节 我国档案资源及其成分构成

一、国家档案资源的认识

二、档案资源成分的构成

第二节 档案资源与档案馆公共服务

一、有关档案资源价值的论争

二、档案价值实现理论对于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指导价值

三、档案资源建设之于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必然性

四、档案馆的信息资源优势与公共服务社会责任

第三节 档案资源建设的历史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二、改革开放期间

三、新世纪以来

第二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对象:公民利用者剖析

第一节 公民的档案信息权意识

一、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意涵

二、公民传统档案信息权意识的状况与表现

三、我国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公民的档案信息权实现

一、公民档案信息权实现的背景条件

二、公民档案信息权实现的前提基础

三、档案馆公共服务对实现公民档案信息权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公民的档案利用

一、利用者来源和需求的多元化

二、利用者行为和心理分析

三、档案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利用者需求、特点的变化及趋势

一、利用者及其利用热点的转变

二、利用者的利用特点及网络环境下的转变

三、基于实证的档案利用趋势分析

第三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历程:公民信息权溯源

第一节 国外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演进

一、档案开放的渊源

二、各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程

三、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规律与趋势

第二节 我国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变迁

一、我国古代的档案封闭

二、档案馆走向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分析与比较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关公民信息权规定的解读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与保障机制分析

三、中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比较

第四节 档案公共服务中的权力与权利

一、档案公共服务中相关主体的权力与义务

二、档案公共服务中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特性

三、档案公共服务中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关系

第四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实施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先行条件

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环境基础

二、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助推器

三、机构转型:控制之“手”走向“无形”

四、职能转变:行政权力接受监督

第二节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又一主题

一、各地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共服务的探索

二、政府信息公共服务实践——以上海市档案馆为例

三、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共服务机制

第三节 档案馆公共服务中若干关系辨析

一、档案馆公共服务中一些概念关系的厘清

二、档案馆公共服务中的角色问题

三、档案馆公共服务中其他主体与档案馆的关系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影响

一、政府信息公开为档案馆公共服务提供机遇

二、政府信息公开使档案馆公共服务遭受挑战

三、政府信息公开对各主体的促进

第五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转型:公共档案馆兴起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有关公共档案馆的理论探讨

二、公共档案馆要素与服务理念

三、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原则

第二节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外部动力:档案馆公共服务社会环境的转变

二、内部动力:档案馆公共服务体系内环境的改变

三、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及功能指标

第三节 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推进

一、公共档案馆与传统综合档案馆的差异分析

二、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

三、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的管理基础

四、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型

第六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创新: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探索

第一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实践与理论

一、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现实基础

二、各地的实践探索与特点

三、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运行

一、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目标与原则

二、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运行保障与运行机制

三、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运行平台

第三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组织

一、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组织体系构建原则

二、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组织体系

三、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组织模式

四、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组织机制

第四节 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成效与障碍

一、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成效与经验

二、民生档案远程服务障碍

三、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意义

第七章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深化:加强服务能力思考

第一节 档案馆公共服务中各要素障碍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主体与义务主体: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二、服务内容:档案资源基础建设亟待完善

三、服务条件:法律保障和服务机制需要健全

第二节 加强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服务主体与义务主体:改进档案服务

二、服务内容:推进民生档案信息开放

三、服务条件:完善档案公共服务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国档案馆公共服务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