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宗教与文化记忆

封面

作者:[德]扬·阿斯曼著

页数:27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01692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宗教与文化记忆》是一本优秀的著作,它有对记忆、文本、神话、仪式等关键概念的最理解,便于相关学者更新思路;同时,它对文化自我理解之生成有启发性的介绍,任何感兴趣于此的人都会从中受益。
——《哲学评论》(Philosophy in Review/Comptes
Rendus Philosophiques)

作者简介

扬•阿斯曼,国际知名埃及学专家,现为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德国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员。从20世纪70年代起组织有关记忆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开创“文化记忆”理论,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译者简介:
黄亚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字学理论建设,倡导“广义文字学”研究,为此开设了《文字学名著翻译实践与训练》等硕士课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字学英汉翻译经验。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用“文化记忆”将过去和现在链接起来,讲明白文化文本和国家认同重要性的理论读物。本书篇幅不大,却内涵丰富,基本包含了扬•阿斯曼先生不同时期的思想精华。文化记忆理论在“经历”的语言学框架内探讨“过去”的文本性,并将人这一理解的存在物看作是可以进行记忆的。扬•阿斯曼之后,“文学与记忆文化”“有文字和无文字社会”“文化记忆”等概念成为当今西方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影响极为深远。

目录

前言
导论:什么是“文化记忆
1.具有社会属性的记忆:交往记忆
2.作为一种社会强制力量的记忆:集体记忆或黏结记忆
3.集体记忆和连接回忆的仪式
a.新亚述人的萨萨乌仪式
b.印第安奥色治人的部落节日
c.奥西里斯神秘的卡诺皮克游行
4.反事实记忆和规范性过去:《申命记》
5.集体记忆的问题性质
6.文化记忆
第一章 无形宗教和文化记忆
1.写在前面的话
2.古埃及的无形宗教和有形宗教:“埃及三角
3.文化记忆的转变
a.符号化和仪式的循环:无文字社会
b.法典编纂:早期书写文化中的“传统流
C.经典化和解释
4.排他性的经典化文本
5.结语:文化记忆的去经典化和分化——回归“埃及三角”了吗
第二章 一神教、记忆和创伤:弗洛伊德在摩西书中的反思
1.考古学的注视和怀疑的诠释学
2.反事实记忆
3.压抑和创伤
第三章 通向正典之路的五个步骤:古以色列和早期
犹太教的传统和书面文化
1.写在前面的两段话
a.文字的引入
b.经典化
2.经典化的五个激发因素
a.律法的剥离和规范性过去的发明
b.传统的剥离
c.来自上方的正典:波斯时期法律的“帝国授权
d.文本集团和核心图书馆
e.偶像崇拜的革除和语言收缩的进程
第四章 回忆的被归属:文字、记忆与身份认同
1.作为保存和变革原则的文字
2.作为储存宝库和纪念碑的文字
3.连接记忆
4.哈布瓦赫和瓦尔堡定义的记忆
5.弗洛伊德的强迫性记忆概念
第五章 悬置于文字和言语之间的文化文本
1.文本的概念:文本、传输和扩展语境
2.扩展语境的制度性形式
a.记忆文化架构中的扩展语境:作为制度化口头形式的节日
和仪式
b.识字文化架构中的扩展语境
3.正典:文本一致性之源
a.传统流的中心和外围:古典的经典化
b.传统流带来的停滞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宗教与文化记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