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韦祖松
页数:47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685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nbsp; 一
本书既是一本政治学的著作,也是一部历史学的著作。或者
说,是一部从政治学角度考察历史的著作。
从事本书写作,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即是:“中国古代国家安
全”的命题是否可以成立?“国家安全”在当代是政治学的一个
重要课题,但是否可以上溯至古代尤其是中国古代呢?这是本书
首先必须解答的问题。为此,我与祖松君在他打算报考博士生时
起,即开始了探讨与研究,辩驳和争论,从书房到饭桌,都曾有
过交锋。经过认真思考研究,我们认为,既有国家存在,就应该
有“国家安全”问题存在,就可以有“国家安全学”存在,那
么,研究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问题,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
必须进行的。
政治学的理论问题,对我来说,是个全新而生疏的问题,因
此,在祖松君入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我即叮嘱他,必须去多看一
些有关的政治学论著,从理论上阐述清楚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问
题,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展开此课题的研究。所幸的是,祖松君
听从了我的意见,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相关论著,使其理论阐述
的深度与广度大为拓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祖松君先后发表了
《简论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几个问题》(《国家安全学刊》2005年
第1期)与《浅析北宋时期用间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国家安
全学刊》2006年第4期)两篇相关论文。本书的第一、第七章
也反映了这方面的成果。虽然,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国家安
全”问题上,尚有少数学者持有异议,但我们认为,在理论上和
实际上,这个命题的存在,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之所以选择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为研究的切人点,首先当
然因为我是从事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的,对宋代历史较为熟悉。更
重要的,北宋时期,宋朝政府面临的国际环境极为复杂,极具典
型意义。选择这一典型时期,更易于构建起中国古代国家安全学
的框架。
经过祖松君约五年的努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大致完成,成为
其博士论文,并于2006年5月通过了答辩,获得了历史学博士
学位。其后又经过一年多的修订补充,遂形成本书。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比全脱产者艰辛百倍,而认真浸润其
中,能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博士论文者,更是难能可贵。以此
而言,韦祖松君确实是历尽艰辛,艰难完成了博士论文,完成了
博士学位,可谓“有志者事竟成”呀!祖松的家人,他的妻子、
儿子、岳父母,见证了他在灯下深夜撰稿的甘苦;而他时常的诘
问、求教,也使我看到了他一步一步走完攻读博士路的足迹。这
一份辛勤耕耘,终获成果,不能不令人欣慰与喜悦。在祖松入学
时,我曾对他说,我不希望也不能许可你混个博士学位,无论是
课程,还是论文,都必须达标才行。经过五年的学习,当祖松戴
上博士帽的时候,我引以自慰的是,我实践了我的诺言,祖松也
确实凭自己的辛勤努力完成了博士学业,同时也圆满完成了自己
的日常工作。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绪论”、“有关中国古代国家安全
的几个问题”、“国家安全面临空前挑战的时代”、“北宋的国家安
全环境”、“北宋国家安全的外部威胁”、“北宋国家安全的内部威
胁”、“北宋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及其实践”、“北宋时期国家安
全建设思想及其实践”。所述内容,主要涉及北宋的内忧外患,
大多事实为人熟知。但是,作者从全新的政治学角度进行诠释,
勾勒出面貌一新的局面,更深刻地剖析了北宋的国家安全问题,
不仅在深度上大大超过了旧有的传统研究,从广度上来讲,也为
旧有传统研究之所不及。例如,作者所总结的“中国古代地缘政
治”的“三个鲜明的特点”,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四个特点,都
是新颖而有系统的见解。更为可贵的是,全书始终站在大中国地
理圈的高度,分析北宋面临的安全问题,跳出了“宋人”的窠
臼,有高屋建瓴之势。
祖松的本科阶段,是学习历史的;硕士阶段,是研究中共党
史的,均不脱历史学范畴,故有较为扎实的史学基础。由于工作
的原因,再加上他个人主观的努力,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在此数
年间也大有充实。因此,本书能够注意从全新的政治学角度,分
析旧史的所谓“内忧外患”,予人以新的感觉,新的认识;更予
当今的国家安全建设以启迪。
本书是有关中国古代国家安全问题的第一部专门著作,希望
能够由此开始,吸引更多学者,从国家安全角度,对中国古代历
史重新进行一番诠释。如是,则我与祖松也不枉辛苦五六年之久
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认识,将提高到一
个新的高度。“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先生的这番话,是发人深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