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

封面

作者:关黑拽著

页数:21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422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汉语频度副词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能否独立地表示动作、行为、事件、状态的重复量”这一标准,确立了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的范围;并从表达功能出发,通过一些句法环境测试项对频度副词进行了次类划分,将频度副词分为评注性、限制性、描写性三大类,并进一步将限制性频度副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描写性频度副词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频度副词分类框架。以此为基础,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频度副词量化对象的性质,认为已往单纯依靠动词的“有界”与“无界”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频度副词对谓语的选择限制问题。我们转而借鉴了事件语义学对“事件类别”和“个体事件”的区分,认为频度副词修饰的对象是事件类别,而不是个体事件;并以此为基础解释了不同类别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共现限制问题。其次,本书还特别注重对不同类别频度副词之间、同一小类频度副词之间的句法功能差异进行细致的描写,并努力对这些功能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

作者简介

  关黑拽,男,1985年生,山西晋城人,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文学博士,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语法,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对外汉语研究》《汉语学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先后主持、参与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山西省软科学课题。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以现代汉语频度副词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明确了频度副词的性质和范围,并从表达功能出发,依据若干句法测试项对频度副词进行了次类划分,构建了一个新的现代汉语频度副词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借鉴事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讨论了频度副词量化对象的具体性质,并以此解释了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共现限制;另一方面,又分别围绕各个类别频度副词的语义特点及其句法表现、不同类别频度副词在用法上的具体差异等内容展开了细致的分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零散研究
二 专题研究
三 小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
第一节 频度副词的性质及其语义特征
一 频度副词的性质
二 频度副词的语义特征
第二节 频度副词的范围
一 已有研究对频度副词范围的认识
二 本书划定的频度副词范围
第三节 频度副词的类别
一 已有研究对频度副词的分类情况
二 本书对频度副词的分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频度副词量化对象的性质及相关句法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 已有研究的相关讨论
第二节 “有界”、“可重复性”与“个体性”
一 事物的“可重复性”与“个体性”
二 动作的“可重复性”与“个体性”
第三节 事件类别与个体事件
第四节 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共现限制及解释
一 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功能
二 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共现情况
三 对频度副词与动态助词“了”、“着”、“过”共现限制的解释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限制性频度副词的级差性及其相关句法表现
第五章 、描写性频度副词的内部差异
第六章 评注性频度副词的主观性、主观化及相关问题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汉语频度副词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4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