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优质食味米生产理论与技术

封面

作者:崔晶松江勇次楠谷彰人

页数:178页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092470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水稻品种食味的科学评价方法和食味与理化成分的关系, 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的食味判断。从茎、叶、穗、粒不同角度详细解析其与食味的关系, 提出从基于食味角度的理想株型。解析气候、气象灾害、土壤及不同产地水稻食味的变化。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从育苗、土壤营造、施肥、水分管理和收获储藏的全过程对食味的影响, 提出优质食味水稻生产技术体系。

作者简介

崔晶,农学博士,天津农学院教授、东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物学会委员、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理事。开展水稻食味理论技术研究。主持育成“津川1号”等。主编出版《水稻食味学》。获“天津市很好留学人员”“天津市科技传播之星”“日本作物学会论文奖”等。

目录

前言

章 稻的分类、米的构造及营养成分

一、稻的分类

二、米粒的构造

三、稻米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 水稻的食昧及优质食昧米

一、什么是食味

二、食味的构成要素

三、食味与成分

四、决定食味的主要因素

五、什么是优质食味米

第三章 食昧评价

一、食味感官评价试验

(一)中国评价方式

(二)日本评价方式

(三)高效感官评价法

(四)食味评价员的适合性

二、理化特性评价

(一)米饭物理特性

(二)直链淀粉含有率

(三)蛋白质含有率

(四)淀粉糊化特性

(五)脂类

三、DNA分子标记

四、食味计

第四章 基于食昧的水稻理想株型

一、稻穗大小

(一)不同【秆长+穗长】类型植株地上部性状和穗上着生米粒的食味特性

(二)不同【秆长+穗长】类型植株穗上着生米粒的理化特性

二、分蘖体系

(一)一株内各有效分蘖节位米粒的蛋白质含有率

(二)一株内各有效分蘖发生节位米粒的直链淀粉含有率

(三)一株内各有效分蘖发生节位米粒的蛋白质含有率、直链淀粉含有率与抽穗期及千粒重的相关关系

三、米粒在穗上的着生位置

(一)不同位置枝梗着生米粒的食味和理化特性

(二)不同穗位米粒蛋白质含有率、直链淀粉含有率与栽培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糙米的厚度

(一)不同厚度糙米的食味

(二)不同厚度糙米理化特性

五、从食味看水稻理想株型

第五章 自然环境与食昧

一、气候

(一)成熟期温度

(二)成熟期间的日照量

(三)成熟期以外的气象条件

二、气象灾害

(一)高温障碍

(二)低温冷害

(三)干旱

(四)风、雨害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优质食味米生产理论与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