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语百科范畴研究

封面

作者:姜向荣

页数:30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1467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是关于言语行为系统的一个专题研究,旨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将告知行为范畴化,从多个不同角度对汉语告知性话语进行考察。为此,本文首次站在范畴的高度上对告知性话语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描写和分析,明确提出并确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告知范畴。告知是行为范畴、语义范畴,汉语的告知范畴可区分为显性告知和隐性告知两个次范畴。告知语篇中隐含着视角转换的现象,因说话人立足的视角不同,有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和信息视角的告知语篇三种类型。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体现了主观性,而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则体现了交互主观性。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信息功能和关联功能,在体现告知信息功能方面,显性告知强于隐性告知。汉语告知言语行为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隐性告知能有效实施告知的机制是:通过激活告知言语行为脚本的前段、结果段、后段,从而指代整个告知言语行为。

作者简介

姜向荣,女,文学博士,北京华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话语分析、对外汉语教学、语文教学等。曾先后参与国家级社科项目“多语环境下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策略个案研究”(08BYY016)和国家广电总局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语篇衔接与对外汉语”等课题的研究,且是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发表《浅论〈马氏文通〉字类划分标准》《古典诗词中“愁”的修辞手法》《浅谈称谓作为角色代码》《“程度adv+n”与隐喻认知》《小说语言形象变异与语境适应》《话语标记“对了”的篇章衔接功能》《从视角转换角度看“那场火,消防队幸亏来得早”》《汉语告知性言语行为的话语构成》等论文10余篇,主编《华文读写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待版),并参与了多种中学语文教学读物及电子出版物的编写工作。

本书特色

本文是关于言语行为系统的一个专题研究,旨在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将告知行为范畴化,从多个不同角度对汉语告知性话语进行考察。为此,本文首次站在范畴的高度上对告知性话语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描写和分析,明确提出并确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告知范畴。告知是行为范畴、语义范畴,汉语的告知范畴可区分为显性告知和隐性告知两个次范畴。告知语篇中隐含着视角转换的现象,因说话人立足的视角不同,有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和信息视角的告知语篇三种类型。说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体现了主观性,而听话人视角的告知语篇则体现了交互主观性。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信息功能和关联功能,在体现告知信息功能方面,显性告知强于隐性告知。汉语告知言语行为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隐性告知能有效实施告知的机制是:通过激活告知言语行为脚本的前段、结果段、后段,从而指代整个告知言语行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缘由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六节 研究的论述范围第七节 研究的语料来源及标注形式
第二章 与告知行为相关的研究概况第一节 关于“告知”性质的理论研究第二节 关于“告知”事实的具体研究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告知范畴的确立第一节 言语行为里的“告知”第二节 原型范畴下的告知行为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告知话语的构成第一节 话语构成的相关研究第二节 汉语告知话语的构成第三节 告知中的醒示语第四节 告知中的核心行为语第五节 告知中的信息陈述语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告知范畴的分类第一节 原型理论下的分类第二节 显性告知第三节 隐性告知第四节 汉语告知性话语的形式类型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告知范畴的语篇研究第一节 不同视角的告知语篇第二节 视角转换的告知语篇第三节 告知语篇中的“×说”第四节 告知语篇中的“我×”“你×”第五节 告知语篇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第六节 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场景脚本的隐性告知机制第一节 脚本理论介绍及场景中的脚本第二节 汉语告知言语行为脚本模式第三节 告知行为脚本模式对隐性告知的测试第四节 脚本各段转喻告知的等级差异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告知范畴的语法化研究第一节 告知范畴的语法化程度连续统第二节 隐性告知语法化的个案考察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话语标记“对了”的篇章衔接功能
附录2 从视角转换角度看“那场火,消防队幸亏来得早”
附录3 电视剧《小爸爸》中与告知言语行为相关的台词
附录4 电视剧《辣妈正传》中与告知言语行为相关的台词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语百科范畴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3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