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

封面

作者:吴锡民

页数:30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4678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文学在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艺术创新,它拓宽了文学的表现力,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本书将意识流小说上升到诗学的高度进行考察,并把重点放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对它的理论接受及引发的创作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现实,从作品到理论进行多层次的反复论证,使整部作品呈现出较好的立体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称得上该领域研究中的一部佳作。

作者简介

吴锡民,湖南涟源人,1954年生于广西柳州市,当过八年中学教师。1982年于广西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7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199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正式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七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参与编撰辞书两部。

目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意识流□□诗学接受的基本轮廓

第一章 来自“他者”的意识流□□诗学

一 意识流□□诗学的学缘谱系

二 意识流□□诗学的核心元素

三 意识流□□诗学的价值意义

第二章 意识流□□诗学在新时期的传入

一 新启蒙:思想文化语境

二 追溯:从现代走来

三 定格:步人新时期

第三章 □□创作中的“意识流”之实验

一 现代□□中“接受”的最初尝试

二 新时期□□界涌起探索的热潮

三 王蒙投掷的“集束手榴弹”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中的“意识流”之争鸣

一 导火索:《现代□□技巧初探》

二 合法性:众声喧哗

三 □□话语:学者们的“狂欢”聚会

第二部分 意识流□□诗学接受的美学评判

第五章 关于王蒙的文学“意识流”观

一 展翅在人的意识深处的“大蝴蝶”

二 “大蝴蝶”看上去飞翔得很美吗?

三 “大蝴蝶”的“技巧的政治”乎?

第六章 “传入”文本与“接受”文本之对读——从伍尔芙墙壁上的“蜗牛”到李陀厨房里的“煤气罐”

一 伍尔芙与李陀的文学审美观念

二 “蜗牛”与“煤气罐”之对读

三 “蜗牛”与“煤气罐”之礼遇

第七章 意识流□□判定标准辩

一 意识流□□真伪问题之提出

二 意识流□□判定标准之依据

三 意识流□□判定标准之把握

四 “意识流”判定双方之平议

第八章 “东方意识流”疑窦的澄清

一 毋庸置疑的史实

二 “古已有之”说之评骘

三 “特殊渊源”论之诊断

四 中外文学交流心态之调整

第九章 美的范本难产症结之寻思

一 从叙事□革中的新因素出发

二 “新因素”背后的缺失

三 系统理念中的谁之“罪”

四 寻思未尽,再发余音一二

第十章 “接受”,乃是误读矣——意识流□□诗学接受的另眼总体解读

一 关于“误读”说

二 “诗学”接受的代表性事例之剖解

三 总体“接受”中的误读水平之比照

四 余论:“接受”视阈中的关键词——“意识流”

第十一章 中国新时期意识流□□在国外

一 新时期意识流□□在域外的译介

二 “他者”视野中的新时期意识流□□

三 新时期意识流□□在方外遭际之焦虑

第十二章 鼓侧的文学“意识流”接受天平——周边相关事实依据的出示与检省

一 测定文学“意识流”接受天平倾斜的理论砝码

二 来自国内一些相关出版物中的信息报告

三 一个值得借镜的文学“意识流”接受范式

四 整体“接受”天平水准为何失衡的扪心自检

结语

参考文献

□□□名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