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军
页数:428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446057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bsp; 序
李军教授从美国访学归来,甫卸行装,就给我电话,请我为他
即将付梓的大作写序。我尽管杂事缠身,梳理颇费时日,但弟子之
托,义不容辞。李军的话语修辞立论于他攻博的年代,此后历经多
年的深入钻研,想法日趋成熟,如今成稿求序,我很想及时知道他
在这方面所作的新贡献,也就答应所求,嘱他以电邮方式传来书
稿,先读为快。
李军于1995—1998年在我门下攻读语言学的语用学方向博
士学位,专事语用修辞的研究。此前,他对话语修辞理论体系的探
讨已有一定时日,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他一直认为,修辞研究应
扩大至话语领域,修辞研究不应该是静态的研究,而应该是动态的
研究,要把整个话语过程看做是修辞应用的过程,因为修辞是话语
效果调控的手段,修辞学是“一门具有鲜明目的趋向性的话语效果
调控科学”。为阐发这个修辞理论体系,李军顺利地完成了题为
《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的取效研究》的博士论文,加上他在攻博前
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发表的大量有关论文,就修辞研究视角、修辞与
语境、修辞的控效和话语取效、语境操控、话语策略等方面做了深
入的研究,构拟出以修辞调控论为基础的话语修辞学。这是一个崭
新的修辞理论体系,是李军教授十多年努力的成果。从他的这部专
著里,我们看到了李军本人的成绩,为我国青年修辞学者那种承先
启后、勇于创新的努力和刻苦专注、虚心治学的精神而感到欣慰。
我不准备在这短短的序言里介绍李军这部专著讲的是什么,
因为它语言通达、深入浅出,读者只要细读书中章节就很容易获知
其内容。我在这里只想结合我在外语界从事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
的体会谈谈我通读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想。
第一,要努力打破汉语和外语两个语言学界之间的樊篱,在学
科建设上努力打造一个统一的、既能尊重汉语语言学界的传统、又
能迎合国际语言学界潮流的中国的语言学。只要看一看我国的学
科门类目录,我们就发现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外国语言学
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二级学科,分别隶属汉语语言学和外国语言文
学这两个一级学科。其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不应另外有个
什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韩礼德(M.A.K.Halliday)①
就说过,分出英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等学科是会阻碍语言学作为
一个统一学科的发展的。反过来说,不论从事汉语或者外语研究
的学者,如果都在一个统一的语言学学科下工作,必然有助于我国
语言科学研究的发展。李军曾在汉语界也在外语界学者门下分别
从事过修辞学和语用学的研究,他如今成绩的取得正是汉、外语言
学科研究统合的结果。我希望有更多从事外语研究的学者学习汉
语语言学,从事汉语研究的学者攻读外国语言学,从而最终打破樊
篱,争取语言学能统一作为我国学科门类中与汉、外语言文学并列
的一门一级学科。
第二,李军在攻博之前是研究修辞学的,攻博期间专修语用
学。黎运汉教授曾说,“修辞学和语用学同源,背景和依据也大致
相同。二者有密切的联系,有许多相合点,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
进。”②虽然“语用学和修辞学发展到今天,成为两个不同的学科,
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但也许是同源的关系,我们感到两个学科
需要有不断的交流:语用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有很多地方得益于修
辞学的进步(如实践修辞的内容正是当代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之
一),反过来,语用学的发展,特别是语用学理论的一些新发展,对
丰富修辞学理论和实践又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修辞研究取得更
丰硕的成果。”①李军的研究正是综合了语用学和修辞学这两门学
科,创建了自己的话语语用修辞观,现他写成这本专著,自然是人
们期待已久的成果了。当前,我国无论是修辞学还是语用学都取
得长足的发展,修辞学会是我国的一个一级学会,在国内有广泛的
研究队伍,在国外有众多的同行朋友和同行组织。对外交往多了,
有助于加强中外修辞学界的联系,促使我们的修辞学走向世界。
在语用学方面,中国语用学研究会是在修辞学会关心下成长起来
的,语用学在我国已经召开过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还组织过各种
各样的语用学专题讨论会。我们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活跃,并在不
断壮大。我相信,语用学和修辞学的结合为这两门学科的创新和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李军这本专著所谈的话语修辞学就是当
代修辞学科的一种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