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燕臧政
页数:41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2682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福利状况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度量社会是否和谐的砝码。本书由“福利伦理基础理论”、“实证研究”与“制度建设”这三部分构成。首先,阐释并比较当代很有影响的几种福利分配正义理论。其次,基于对中国社会福利状况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一些重要领域中社会福利建设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而提出和谐社会的福利伦理制度建设基本原则及主要途径。
作者简介
陈燕,女,甘肃人,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基础理论与规范伦理学。出版专著《公平与效率:一种经济伦理的分析》,译著《伦理学导论》(再版名《伦理学是什么》,独译)、《织梦人》(合译);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教学项目一项。
臧政,男,山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伦理学专业),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博士(社会学方向)。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伦理学、福利社会学、老年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爱知大学青年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福利问题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主题,福利伦理则是从价值合理性的角度来考量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相关问题。从伦理角度看,社会福利就是政府基于特定的伦理原则对社会总体礼仪予以分配与调整的结果。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本书由 “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构成。前者通过考察和分析中西传统福利制度及其伦理理念的演进,阐释并比较当代最有影响的几种福利分配正义理论,力图寻找具有基本共识特征的福利伦理观,进而探讨合乎伦理的福利制度安排。后者则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我国当前一些重要领域中的社会福利状况,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并结合“基本理论”部分得出的结论,提出我国福利伦理制度建设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途径。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
第一章 福利概念及其相关伦理问题
第一节 三个易混淆的概念
第二节 福利伦理诸问题
第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中国传统福利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西方传统福利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演进
第三章 社会福利分配的伦理理论视域
第一节 作为福利主义的功利主义
第二节 契约论方法与两种自由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
第四节 阿马蒂亚·森与纳斯鲍姆:基于能力的分配正义理论
第四章 制度与福利伦理
第一节 分配正义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第二节 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基本制度及其伦理观念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及其伦理观念变化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第五章 调查方案设计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社会福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第三节 对实证调研方案的总体说明
第六章 城市域样本数据分析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受访者调研分类指标数据分析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受访者社会福利指数计算
第七章 农村域样本数据分析
第一节 农民群体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第二节 农民群体受访者调研分类指标数据分析
第三节 农民群体受访者社会福利指数计算
第八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调查数据所揭示的几个层面的问题
第二节 对中国社会福利问题的伦理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