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韬[等]著
页数:234页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74315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式自愿性生态扶贫移民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全书通过对秦晋两 省6个县21个乡镇34个村落1111人的问卷及访谈, 对扶贫移民的类型、 特征与机制, 进行了深入研究, 探讨是否存在中国式自愿性扶贫移民模式, 寻找中国自愿性扶贫移民的独特性及可持续性。
本书特色
贫困,是世界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社会动荡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因此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包括《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正在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扶贫已见成效:从1978年至2012年为止,我国政府对近800万贫困人口实行了扶贫搬迁。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2年的2.3%,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贫困人口减半的大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Success Stories: China-Poverty Reduction”文献给中国扶贫成绩用“惊人的成功”加以肯定。
目录
最章引言
最节 自愿性扶贫移民是最的一部分
第二节研究主题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章节结构
第二章扶贫搬迁理论与文献中的中国搬迁
最节扶贫移民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主要扶贫移民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扶贫移民文献回顾
第三章中国扶贫移民政策的由来、程序及成效
最节移民改变偏远山区贫困状态的最后选择
第二节扶贫移民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扶贫移民政策及其演变
第四节扶贫移民实施的程序
第五节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黄土高原地区及其扶贫移民区概况
最节黄土高原地区及主要扶贫移民地区的生境概况
第二节黄土高原对于扶贫移民研究的典型性与重要性
第三节黄土高原地区扶贫移民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
第五章扶贫移民搬迁的空间特征
最节移民搬迁空间特征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扶贫移民空间类型的划分及特征
第j节不同空间类型的移民效果差异
第四节不同空间类型在效果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五节扶贫移民空间类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六章扶贫移民的搬迁模式
最节从组织主体角度来研究扶贪移民的搬迁模式
第二节案例村概况与搬迁发展情况
第三节不同组织主体搬迁模式的运作方式
第四节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 第五节3种移民模式的优劣势
第六节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七章扶贫移民的搬迁自愿度
最节 自愿度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自愿度的差异性
第三节 自愿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自愿度的效应分析
第五节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扶贫移民的城镇化效益分析
最节扶贫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第二节 山西省扶贫移民模式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3种模式的城镇化效益比较及其原因分析
第四节实现城镇化与扶贫移民双赢的策略
第九章村内搬迁是成本最小的扶贫移民
最节村内搬迁的动因及发展
第二节村内搬迁的整体特征
第三节村内与村外搬迁的差异
第四节两种不同模式的效益评估
第五节村内移民的利弊分析及其建议
第十章扶贫移民中的“一户两宅”与“候鸟”移民
最节扶贫移民的搬迁与“一户两宅”与“候鸟”移民现象
第三节一户两宅及候鸟现象的成因及产生的深层机理
第四节一户两宅与候鸟现象并存的内在联系
第五节正确认识和化解“一户两宅”现象
第十一章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研究
最节扶贫移民实现减贫脱贫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扶贫移民的整体功效研究
第三节扶贫移民内部减贫效果比较
第四节影响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第五节提高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途径
第六节不断完善强化扶贫移民政策的力度
第十二章移民农户生计的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最节移民户生计状况的分析研究
第二节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现状分析
第三节移民户生计的可持续性研究
第四节移民户生计的脆弱性研究
第五节移民农户生计的可持续评价研究
最节 自愿性扶贫移民是最的一部分
第二节研究主题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章节结构
第二章扶贫搬迁理论与文献中的中国搬迁
最节扶贫移民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主要扶贫移民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扶贫移民文献回顾
第三章中国扶贫移民政策的由来、程序及成效
最节移民改变偏远山区贫困状态的最后选择
第二节扶贫移民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扶贫移民政策及其演变
第四节扶贫移民实施的程序
第五节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黄土高原地区及其扶贫移民区概况
最节黄土高原地区及主要扶贫移民地区的生境概况
第二节黄土高原对于扶贫移民研究的典型性与重要性
第三节黄土高原地区扶贫移民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
第五章扶贫移民搬迁的空间特征
最节移民搬迁空间特征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扶贫移民空间类型的划分及特征
第j节不同空间类型的移民效果差异
第四节不同空间类型在效果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五节扶贫移民空间类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六章扶贫移民的搬迁模式
最节从组织主体角度来研究扶贪移民的搬迁模式
第二节案例村概况与搬迁发展情况
第三节不同组织主体搬迁模式的运作方式
第四节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 第五节3种移民模式的优劣势
第六节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七章扶贫移民的搬迁自愿度
最节 自愿度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自愿度的差异性
第三节 自愿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自愿度的效应分析
第五节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扶贫移民的城镇化效益分析
最节扶贫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第二节 山西省扶贫移民模式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3种模式的城镇化效益比较及其原因分析
第四节实现城镇化与扶贫移民双赢的策略
第九章村内搬迁是成本最小的扶贫移民
最节村内搬迁的动因及发展
第二节村内搬迁的整体特征
第三节村内与村外搬迁的差异
第四节两种不同模式的效益评估
第五节村内移民的利弊分析及其建议
第十章扶贫移民中的“一户两宅”与“候鸟”移民
最节扶贫移民的搬迁与“一户两宅”与“候鸟”移民现象
第三节一户两宅及候鸟现象的成因及产生的深层机理
第四节一户两宅与候鸟现象并存的内在联系
第五节正确认识和化解“一户两宅”现象
第十一章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研究
最节扶贫移民实现减贫脱贫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扶贫移民的整体功效研究
第三节扶贫移民内部减贫效果比较
第四节影响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第五节提高扶贫移民减贫功效的途径
第六节不断完善强化扶贫移民政策的力度
第十二章移民农户生计的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最节移民户生计状况的分析研究
第二节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现状分析
第三节移民户生计的可持续性研究
第四节移民户生计的脆弱性研究
第五节移民农户生计的可持续评价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