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冬梅,宋超等编著
页数:298页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25443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经过系统资料收集和野外补充调查, 查明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和类型特征, 分析总结了全省重要地质遗迹分布特点与规律。开展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评价, 掌握了全省重要地质遗迹的价值等级及分布状况。根据地质遗迹分布特点, 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开展区划研究, 把全省地质遗迹划分为3个遗迹区、12个遗迹分区及120个遗迹小区。
目录
第一节 辽宁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概述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二、1:20万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
三、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四、1:5万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
五、地质公园建设情况
第二节 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技术路线
二、工作流程与方法
第三节 调查成果及应用
一、调查成果
二、调查成果的应用
第二章 区域背景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交通条件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及人文地理
四、区域地貌
第二节 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二、岩浆岩
三、区域变质岩及混合岩
四、区域构造
第三章 地质遗迹调查
第一节 调查方法和内容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内容
第二节 地质遗迹类型及特征
一、地质遗迹分类
二、地质遗迹分类特征
三、地质遗迹特征
第三节 地质遗迹的分布规律
一、辽西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及火山地貌类地质遗迹分布区
二、辽东重要岩矿石产地及地层剖面类地质遗迹分布区
三、大连震旦纪-寒武纪地质遗迹分布区
四、下辽河平原与鸭绿江流域湿地、水体地貌类遗迹分布区
五、渤海、黄海海岸地貌类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区
六、本溪岩溶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区
七、辽东长白山、千山中低山、低山、丘陵区岩土体地貌分布区
八、辽西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中低山、低山、丘陵区岩土体地貌分布区
第四节 地质遗迹形成及演化
一、太古宙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二、古元古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三、中-新元古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四、古生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五、中生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六、新生代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第五节 地质遗迹3个亮点
一、辽西古生物化石
二、鞍山地区古太古代古陆核遗迹
三、大连地区寒武纪、震旦纪海岸地貌
第四章 地质遗迹评价
第一节 评价原则
第二节 评价方法
第三节 评价依据
第四节 单因素评价
一、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科学价值
二、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观赏价值
三、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科学价值
第五节 综合评价
第五章 地质遗迹区划
第一节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地质遗迹区划原则
二、地质遗迹区划方法
三、地质遗迹区划结果
第二节 分区论述
一、辽西低山丘陵地质遗迹区(Ⅰ)
二、辽北波状平原地质遗迹区(Ⅱ)
三、辽东山地丘陵地质遗迹区(Ⅲ)
四、下辽河平原地质遗迹区(Ⅳ)
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第一节 地质遗迹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第二节 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
第三节 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建议
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
第四节 地质遗迹的保护方式与措施
一、保护利用方式及措施
二、地质遗迹点综合利用规划
附图 辽宁省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图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