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狄更新
页数:184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85387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双城记(导读版)》讲述了1775年12月的一个月夜,医生曼内特散步时,突然被埃佛瑞蒙德侯爵兄弟强迫出诊。在侯爵府邸中,他目睹一个农妇和一个少年饮恨而死的惨状,并获悉侯爵兄弟为了片刻淫乐杀害他们全家的内情。他拒绝侯爵兄弟的重金贿赂,写信向朝廷告发。不料控告信落入被告人手中,医生被关进巴士底狱,从此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心碎而死。孤女露西被好友罗瑞接到伦敦,在女仆普洛丝抚养下长大。 18年后,曼内特医生获释。这位精神失常的老人被他旧日的仆人德伐日收留。这时,女儿露西已经长大,专程接他去英国居住。旅途中,他们邂逅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尔内,受到他的细心照料。原来达尔内就是侯爵的儿子。在与曼内特父女的交往中,他对露西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曼内特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他们的婚事。在法国,达尔内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埃佛瑞蒙德侯爵继续为所欲为。当他那狂奔的马车若无其事地轧死一个农民的孩子后,终于被孩子父亲用刀杀死。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尔内为了营救管家加伯尔,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曼内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医生的出庭作证使达尔内回到妻子的身边。可是,几小时后,达尔内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德伐日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埃佛瑞蒙德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达尔内死刑。 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曼内特小姐的律师助手卡尔顿来到巴黎,买通狱卒,混入监狱,顶替了达尔内,曼内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达尔内一到,马上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德伐日太太在达尔内被判决后,又到曼内特住所搜捕露西及其幼女,在与普洛丝小姐的争斗中,因枪支走火而毙命。而断头台上,卡尔顿为了爱情,从容献身。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在英国古典作家中,他的成就和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 狄更斯生于英国朴茨茅斯。父亲是海军小职员,擅长讲故事,这对狄更斯后来的文学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时他家的小阁楼上堆满了书,大量的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增强了他的艺术感受力。由于家庭贫困,狄更斯12岁时就去当童工,这一段艰苦生活成为他终生的辛酸回忆,也培养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 15岁时狄更斯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小职员,经常出入监狱和法院,各类案件中所包含的悲剧故事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素材的来源之一。后来他进入新闻界,同时也开始了文学创作。25岁时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一举成名。从此他笔耕不辍,直到58岁因脑溢血去世时,他还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百余篇短篇小说,几十篇中篇小说,十五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戏剧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远大前程》等。由于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深广的人文情怀,狄更斯成为一代家喻户晓、备受读者喜爱的世界文豪。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
《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双城记(导读版)》和许多世界名著一样,面对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在无序、混乱,甚至颠倒的旧世界面前,是冷静而客观的,没有丝毫狂热。读这部历史题材小说,使人不自觉感到沉重。文中简洁明快的对话描写不多,而往往是借着对环境或事物的描写烘托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书中每个人物所说的话都恰如其分,不能稍有损益、变更。这与其说是译者的理解和复写,不如说作家本身的抒写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语言是一部小说的外在形式,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对体现整部作品的基调和作者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双城记(导读版)》以其富含哲理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做到了这一点。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目录
第一章 时代
第二章 邮车
第三章 夜间黑影
第四章 准备
第五章 酒店
第六章 鞋匠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一章 五年后
第二章 看热闹
第三章 失望
第四章 祝贺
第五章 豺狗
第六章 数以百计的来人
第七章 大人在城里
第八章 大人在乡下
第九章 侯爵的脑袋
第十章 两个诺言
第十一章 搭档小像
第十二章 体贴的人
第十三章 不体贴的人
第十四章 诚实的生意人
第十五章 编织
第十六章 编织不已
第十七章 某夜
第十八章 九天
第十九章 一个建议
第二十章 一个请求
第二十一章 回音震荡的脚步
第二十二章 海潮继续增高
第二十三章 烈焰升腾
第二十四章 漂向磁礁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一章 密号
第二章 磨刀石
第三章 阴影
第四章 风暴中的平静
第五章 锯木王
第六章 胜利
第七章 敲门
第八章 一手好牌
第九章 胜券在握
第十章 阴影的实质
第十一章 黄昏
第十二章 夜深沉
第十三章 五十二个
第十四章 编织结束
第十五章 足音断绝
《双城记》知识题锦
参考答案
节选
《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双城记(导读版)》: 罗瑞先生顺利到达多佛,并住在乔治王旅馆。罗瑞先生与伦敦赶来的曼内特小姐见了面,罗瑞先生告诉曼内特小姐关于她已失踪十八年的父亲被找到的消息。曼内特小姐由于震惊昏了过去。 第四章 准备 邮车在上午顺利到达多佛。乔治王旅馆的账房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罗瑞先生先要个房间,又要个理发匠。然后,邮车上的神秘乘客就变成了一位装扮整洁的老年绅士。此时的罗瑞先生显得十分拘谨,两手放在膝盖上,这人长着一双漂亮的腿。他戴了一个亚麻色的小假发,卷曲光泽。仿佛在请人画像似的端坐在那里,他睡着了,送早餐时又被惊醒了。他对管账的说: “请你们安排一位小姐的食宿。她今天随时都会到达。她可能来打听贾维斯·罗瑞,也可能只打听台尔森银行的人,到时请通知我。” “是的,先生。伦敦的台尔森银行么?贵行人员在伦敦和巴黎之间公干时我们常有幸接待,先生。台尔森银行的出差人员不少呢。” “不错。我们是英国银行,但在法国生意也很发达。” “是的,先生。我看您不大亲自出差,先生?” “近几年不大出差了。我们——我——上次去法国回来到现在已是十五个年头了。” “真的,先生?那像台尔森银行这样的企业在——不说十五年——在五十年前怕就已经挺兴旺了吧?” “你可以翻三倍,说是一百五十年前,那还差不多。” “真的,先生!” 侍者张大嘴,瞪大双眼,后退了几步,把餐巾从右臂转到左臂上,然后呆愣地站着,观赏着客人吃喝。 罗瑞先生吃完了早饭便到海滩上去散步。下午时分,雾气渐浓,海天茫茫。罗瑞先生的思想也似乎蒙上了雾霭。黄昏时他坐到了咖啡室的壁炉前等着晚餐,这时他心里又在匆匆忙忙地在烧得通红的煤块里挖呀,挖呀,挖呀。 饭后,罗瑞先生足足喝了一瓶葡萄酒。正当他喝得满足而又惬意时,那狭窄的街道上响起了辘辘的车轮声,然后隆隆的车声便响进了院子。 他放下了那一杯尚未沾唇的酒。不一会儿,侍者就进来报告,曼内特小姐已从伦敦到达,想跟台尔森银行的先生见面。 “这么快?” 台尔森银行的先生整了整耳边那奇怪的亚麻色小假发,跟着侍者来到了曼内特小姐的屋子。在罗瑞先生踩着破旧的土耳其地毯小心翼翼走去时,一时竟以为曼内特小姐是在隔壁的屋里,直到他走过那两支蜡烛之后,才发现这一位不到十七岁的小姐正站在他和壁炉之间的桌边迎接他。曼内特小姐披了一件骑马披风,旅行草帽的带子还捏在手里。她很美,有一头金黄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看到这一切,他突然闪过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那是一个孩子,几乎是个婴儿。他在跨越那海峡时曾把她抱在怀里。罗瑞先生请她坐了下来。 “我昨天收到银行一封信,先生。通知我说是关于我可怜的父亲的一小笔财产的,他早已过世了,我从来没见过他。我必须去一趟巴黎,我要去找银行的一位先生。” “那人就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