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春香
页数:182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85387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红与黑(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是19世纪的政治小说,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是真正杰出的文学书。1986年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红与黑》是一部灵魂的哲学诗,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 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红与黑(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司汤达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小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代表著作《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长
第三章 穷人的福利
第四章 父与子
第五章 谈判
第六章 烦恼
第七章 精选的缘分
第八章 小小风波
第九章 乡间一夜
第十章 雄心和逆境
第十一章 一个晚上
第十二章 出门
第十三章 网眼长袜
第十四章 英国剪刀
第十五章 雄鸡一唱
第十六章 第二天
第十七章 第一助理
第十八章 国王在维里埃
第十九章 思想使人痛苦
第二十章 匿名信
第二十一章 与主人对话
第二十二章 1830年的行为方式
第二十三章 一位官员的忧伤
第二十四章 省会
第二十五章 神学院
第二十六章 人世间或富人缺什么
第二十七章 初试人生
第二十八章 迎圣体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提升
第三十章 野心家
下卷
第一章 乡居的快乐
第二章 初入上流社会
第三章 头几步
第四章 德·拉莫尔府
第五章 敏感和一位虔诚的贵妇
第六章 说话的腔调
第七章 痛风病发作
第八章 哪一种勋章 使人与众不同
第九章 舞会
第十章 玛格丽特王后
第十一章 女孩子的威力
第十二章 这是一个丹东吗
第十三章 阴谋
第十四章 一个女孩子想些什么
第十五章 这是一个阴谋吗
第十六章 凌晨1点钟
第十七章 古剑
第十八章 残酷的时刻
第十九章 滑稽歌剧
第二十章 日本花瓶
第二十一章 秘密记录
第二十二章 讨论
第二十三章 教士、树林、自由
第二十四章 斯特拉斯堡
第二十五章 道德的职责
第二十六章 精神之爱
第二十七章 教会里最好的职位
第二十八章 《曼侬·莱斯戈》
第二十九章 烦恼
第三十章 歌剧院包厢
第三十一章 让她害怕
第三十二章 老虎
第三十三章 偏爱的地狱
第三十四章 才智之士
第三十五章 风暴
第三十六章 悲惨的细节
第三十七章 主塔楼
第三十八章 一个有权势的人
第三十九章 困境
第四十章 宁静
第四十一章 审判
第四十二章 于连和玛蒂尔德的对话
第四十三章 再见德·莱纳夫人
第四十四章 于连的思考
第四十五章 于连的爱与死
《红与黑》知识题锦
参考答案
节选
《红与黑(导读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第一章 小城 维里埃算得上是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维里埃北面有一座高山,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 在10月初寒冷的日子里,破碎的威拉峰顶被白雪覆盖,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这是一种极其简易的工业,小城的居民更像是乡下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家生活得很舒适。不过,使小城富起来的并非锯木厂,而是印花布的生产。自从拿破仑倒台后,维里埃几乎家家户户都重新修饰了一下房屋的门面。 一进城,就会听见一台机器在轰隆隆作响,那声音让人头昏脑涨。二十个沉重的铁锤,靠一只由水流带动的轮子,升起,落下,震得路面直打战。锤子起落之间,一些姑娘把小铁块送到铁锤下面,铁块就变成了钉子。这劳动看起来如此笨重,却使初次进入法国和瑞士之间的这片山区的旅人感到十分惊奇。这座制钉厂正是市长德·莱纳先生的。 德·莱纳先生身材高大,头发已经花白,大脑门,鹰钩鼻,五官还算端正,他身上充满了威严和吸引力,让人觉得很了不起。他的这种神气中还混杂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狭隘和创造力的匮乏,他的才干仅仅表现在让欠账的人如期偿还,而若是他欠了账,则是一拖再拖。 据说他祖上是西班牙人,是个古老的家族,似乎早在路易十四征服此地之前就已定居下来。自从1815 年起,他就耻于再做工厂主了,因为1815年他当上了维里埃的市长。 德·莱纳先生的房子在小城里可以说是相当漂亮,此外,越过与房子相连的一道铁栅栏,还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这座花园有好几层,一直延伸到杜河岸边,每一层都筑有护墙。小城的居民都知道,这座漂亮的房子是精明的市长用他那座大制钉厂赚来的。 德·莱纳先生的花园里高墙纵横,尤其是里面有几小块地,是他花了大价钱才买下的。就说那座锯木厂吧,它在杜河岸边的特殊位置让您一进城就看到它了,您也注意到屋顶一块大木板上用极大的字写着“ 索莱尔”这姓氏,而在这块六年前还是锯木厂的土地上,现在正修筑花园第四层平台的护墙。 市长先生固然高傲,却不得不费尽心力央求老索莱尔那个既冷酷又顽固的农民,不得不付给他巨额钱财,才使他把工厂迁往别处。索老爹巧妙地利用了市长先生的急迫和占有欲,敲诈了他六千法郎。然而,在几年后,德·莱纳先生发现自己上了老索莱尔的当。他恍然大悟,他原本可以更便宜地做成这笔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