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写张英
页数:19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223360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相关物质、SF6电气设备中水分和纯度检测方法、SF6电气设备气体综合检测技术、充装SF6/N2混合气体电气设备情况等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技术研究,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水分和纯度综合技术研究,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研究,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技术的研究。
本书适合电网和电厂化学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电力、化学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张英,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主任,高级工程师,本人在贵州电网从事电力设备绝缘油气检测、设备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研究工作,主持科技项目多项,撰写专著1部(主编),获得省部级奖项4项,地市级奖项多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4篇(排名第1),授权发明专利3项(排名前2),实用新型专利6项(排名第1),获软件著作权2项。
生产方面,从事绝缘油气检测及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承担电网化学技术监督工作,负责撰写月度及年度电网运行设备状态分析报告,指导并督促缺陷设备的消缺,督促供电局完成相应的反事故措施和重点工作,保障电网运行设备的安全。由于SF6气体的强温室效应,为保证环保效应,还负责指导和监督供电局进行SF6气体回收,保证SF6气体零排放。撰写了多项设备缺陷及故障分析的专题报告,消除了多起运行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多起设备的家族性缺陷,负责指导跟踪分析及消缺,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科技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与现场设备运行安全紧密结合的”SF6电流互感器中SO2含量和SF6纯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的SF6电气设备泄漏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及“基于光声光谱法的GIS气体组分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研制出的样机均在变电站实现了应用,解决实时监测SF6充气设备故障和泄漏缺陷的难题,同时解决了室内GIS站工作环境实时监测的难题,对保证电网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书特色
本书对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相关物质、SF6电气设备中水分和纯度检测方法、SF6电气设备气体综合检测技术、充装SF6/N2混合气体电气设备情况等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技术研究,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水分和纯度综合技术研究,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研究,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技术的研究。
本书适合电网和电厂化学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电力、化学等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1.1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相关物质简介002
1.1.1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相关物质现状002
1.1.2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的研究意义003
1.2SF6电气设备中水分和纯度检测方法简介003
1.2.1SF6电气设备中水分和纯度检测方法现状003
1.2.2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水分和纯度的研究意义005
1.3SF6电气设备气体综合检测技术简介006
1.3.1SF6电气设备气体综合检测技术现状006
1.3.2基于多光谱方法的SF6气体综合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006
1.3.3环保型SF6气体现场检测回收技术的研究意义006
1.4充装SF6/N2混合气体电气设备情况简介007
1.4.1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的研究意义007
1.4.2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技术的研究意义007
本章小结008
第2章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技术研究009
2.1紫外光谱检测特征组分H2S和SO2技术研究009
2.1.1紫外光谱检测理论依据009
2.1.2特征组分H2S和SO2的紫外吸收特性研究016
2.2可调谐激光红外光谱检测特征组分CO技术研究023
2.2.1可调谐激光红外光谱检测理论依据023
2.2.2特征组分CO的红外吸收特性研究028
2.3基于红外和紫外光谱检测特征组分模块设计029
2.3.1硬件设计030
2.3.2软件设计041
2.3.3检测模块测试042
本章小结055
第3章光谱法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水分和纯度综合技术研究057
3.1基于多光谱方法的SF6气体综合检测研究057
3.1.1基于多光谱方法的SF6气体综合检测装置设计057
3.1.2SF6纯度检测模块057
3.1.3水分检测模块060
3.1.4SF6气体综合检测装置(激光型)样机和第三方检测064
3.1.5应用示例065
3.2SF6检测气体尾气回收技术研究067
3.2.1尾气回收装置原理068
3.2.2尾气回收装置设计069
3.2.3尾气回收装置应用示例072
本章小结073
第4章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研究074
4.1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仿真试验研究074
4.1.1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气体扩散特性074
4.1.2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力场选择076
4.1.3SF6/N2混合气体压力场扩散特性分析078
4.1.4常温下不同配比的SF6/N2混合气体泄漏研究095
4.2SF6/N2混合气体扩散特性试验研究115
4.2.1快速试验平台的搭建115
4.2.2基于快速试验平台的扩散试验115
4.2.3SF6/N2混合气体泄漏试验124
本章小结126
第5章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技术的研究128
5.1光腔衰荡光谱检测SF6/N2混合气体中特征组分H2S技术研究128
5.1.1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原理128
5.1.2衰荡腔模式理论146
5.1.3基于光腔衰荡光谱的SF6/N2混合气体特征分解产物检测模块设计149
5.1.4基于光腔衰荡光谱的H2S检测模块测试174
5.2SF6浓度检测模块和环保型在线监测气路设计178
5.2.1SF6浓度检测模块178
5.2.2环保型GIL在线监测气路设计179
5.3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装置设计和应用180
5.3.1光谱法监测SF6/N2电气设备中特征组分H2S和纯度装置结构180
5.3.2监测系统应用示例181
本章小结182
第6章结语184
参考文献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