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波
页数:146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305888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芽胞杆菌”系列丛书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专业学术著作。本书是“芽胞杆菌”丛书的第四卷,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微生物脂肪酸组、微生物和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学研究进展。第二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与分析,介绍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方法、脂肪酸组比较、测定条件的影响、脂肪酸数值分析等。第三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其生长繁殖、酸碱适应、温度适应、盐分适应、生理生化特征的相关性。第四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态学特性,阐述了基于脂肪酸组的养猪发酵床垫料、猪肠道、堆肥发酵芽胞杆菌群落动态及芽胞杆菌种群分化多样性。第五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类学特性,论述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布特性、分群方法及其在系统分类、系统进化、系统发育、新种鉴定中的应用。第六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属内分群,阐述了芽胞杆菌属、类芽胞杆菌属、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划分。第七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下分型,阐述了30种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下分型。第八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鉴定图谱,展示了4科14属133种芽胞杆菌脂肪酸组鉴定图谱。书后列出了1772篇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刘波,男,汉族,1957年生,福建惠安人,中共党员。1987年获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德国波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短期访问学者,1996~2006年德国波恩大学每年1~3个月短期合作研究访问学者。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农业部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福建省科协副主席,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保护》、《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生物技术进展》、《亚热带植物科学》等期刊编委;《福建农业学报》、《东南园艺》主编;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德生防合作研究、中美柑橘黄龙病合作研究、中以示范农场合作项目等中方首席科学家。
本书特色
“芽胞杆菌”系列丛书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专业学术著作。《芽胞杆菌·第四卷 芽孢杆菌脂肪酸组学》是“芽胞杆菌”丛书的第四卷,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微生物脂肪酸组、微生物和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学研究进展。第二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与分析,介绍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方法、脂肪酸组比较、测定条件的影响、脂肪酸数值分析等。第三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其生长繁殖、酸碱适应、温度适应、盐分适应、生理生化特征的相关性。第四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态学特性,阐述了基于脂肪酸组的养猪发酵床垫料、猪肠道、堆肥发酵芽胞杆菌群落动态及芽胞杆菌种群分化多样性。第五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类学特性,论述了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布特性、分群方法及其在系统分类、系统进化、系统发育、新种鉴定中的应用。第六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属内分群,阐述了芽胞杆菌属、类芽胞杆菌属、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划分。第七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下分型,阐述了30种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下分型。第八章芽胞杆菌脂肪酸组鉴定图谱,展示了4科14属133种芽胞杆菌脂肪酸组鉴定图谱。书后列出了1772篇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
目录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微生物脂肪酸组 1一、微生物脂质组 1二、微生物脂肪酸组概述 6三、微生物脂肪酸组特性 8四、微生物脂肪酸组应用 16第二节 微生物脂肪酸组学研究进展 20一、脂肪酸组学在亚热带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20二、脂肪酸组学在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32三、脂肪酸组学在施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38四、脂肪酸组学在耕作方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47五、脂肪酸组学在长期定位观察站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52六、脂肪酸组学在入侵生物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57七、脂肪酸组学在养殖发酵床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62第三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学研究进展 65一、脂肪酸组学在芽胞杆菌系统分类上的应用 65二、脂肪酸组学在工业芽胞杆菌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67三、脂肪酸组学在作物内生芽胞杆菌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68四、脂肪酸组学在土壤环境芽胞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70五、脂肪酸组学在植物病害芽胞杆菌生防菌鉴定中的应用 73六、脂肪酸组学在物质转化芽胞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74七、脂肪酸组学在芽胞杆菌发酵研究中的应用 76八、脂肪酸组学在芽胞杆菌物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81第二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与分析 85第一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方法 85一、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原理 85二、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 86三、典型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 92第二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比较 107一、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差异 107二、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统计 127三、典型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区特征 137第三节 测定条件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42一、提取条件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42二、获菌量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47三、培养温度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64四、培养时间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72五、培养基对芽胞杆菌脂肪酸测定的影响 181六、芽胞杆菌脂肪酸鉴定的可靠性 191第四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数值分析 203一、芽胞杆菌与非芽胞杆菌的脂肪酸特征分析 203二、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比例与脂肪酸总量的关系 216三、芽胞杆菌菌体浓度与脂肪酸总量的关系 226四、芽胞杆菌主要脂肪酸占整体脂肪酸的比例 231第三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物学特性 235第一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35一、概述 235二、研究方法 237三、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测定 241四、芽胞杆菌pH适应范围测定 253五、芽胞杆菌温度适应范围测定 257六、芽胞杆菌盐分适应范围测定 261七、芽胞杆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65八、讨论 271第二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生长繁殖的相关性 274一、概述 274二、研究方法 274三、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培养时间的相关性 274四、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培养温度的相关性 279五、讨论 281第三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酸碱适应的相关性 282一、概述 282二、研究方法 283三、芽胞杆菌酸碱适应性相关分析 283四、芽胞杆菌酸碱适应性回归分析 283五、芽胞杆菌酸碱适应性聚类分析 288六、芽胞杆菌酸碱适应性判别分析 292七、讨论 295第四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温度适应的相关性 296一、概述 296二、研究方法 297三、芽胞杆菌温度适应性相关分析 297四、芽胞杆菌温度适应性回归分析 298五、芽胞杆菌温度适应性聚类分析 303六、芽胞杆菌温度适应性判别分析 307七、讨论 310第五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盐分适应的相关性 312一、概述 312二、研究方法 313三、芽胞杆菌盐分适应性相关分析 313四、芽胞杆菌盐分适应性回归分析 314五、芽胞杆菌盐分适应性聚类分析 317六、芽胞杆菌盐分适应性判别分析 323七、讨论 326第六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与生理生化的相关性 328一、概述 328二、研究方法 328三、芽胞杆菌生理生化指标相关分析 329四、芽胞杆菌生理生化指标聚类分析 330五、芽胞杆菌生理生化指标主成分分析 337六、芽胞杆菌生理生化指标判别分析 338七、讨论 343第四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生态学特性 346第一节 基于脂肪酸组微生物发酵床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46一、概述 346二、研究方法 346三、基于脂肪酸微生物发酵床芽胞杆菌种群空间分布 347四、基于脂肪酸微生物发酵床芽胞杆菌群落时间动态 350五、讨论 353第二节 基于脂肪酸组猪肠道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54一、概述 354二、研究方法 355三、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微生物群落脂肪酸总量变化 356四、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分布 356五、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差异统计 358六、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聚类分析 359七、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组多样性指数分析 362八、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猪肠道芽胞杆菌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的变化动态 363九、饲喂芽胞杆菌益生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364 十、讨论 367第三节 基于脂肪酸组堆肥发酵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69一、概述 369二、研究方法 370三、无致病力尖孢镰刀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71四、淡紫拟青霉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73五、无致病力铜绿假单胞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75六、凝结芽胞杆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77七、短短芽胞杆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78八、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81九、蜡样芽胞杆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82十、不接菌堆肥发酵组芽胞杆菌群落动态 384十一、不同接种剂堆肥发酵芽胞杆菌群落动态比较 386十二、不同堆肥发酵组微生物群落脂肪酸总量累积值比较 387十三、讨论 389第四节 基于脂肪酸组芽胞杆菌种群分化多样性 389一、概述 389二、研究方法 392三、基于脂肪酸组芽胞杆菌垂直分布种群分化多样性 397四、基于脂肪酸组芽胞杆菌水平分布种群分化多样性 413五、讨论 443第五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类学特性 447第一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布特性 447一、概述 447二、研究方法 447三、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布 448四、芽胞杆菌种间脂肪酸组分群 456五、芽胞杆菌属间脂肪酸组分群 471六、讨论 483第二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分群方法 487一、概述 487二、研究方法 488三、芽胞杆菌脂肪酸分群生物标记选择 491四、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多样性指数 501五、芽胞杆菌脂肪酸分群数据转换方法比较 513六、芽胞杆菌脂肪酸分群距离尺度选择比较 537七、讨论 561第三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系统分类 562一、概述 562二、研究方法 563三、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类鉴定 565四、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系统进化 571五、讨论 577第四节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新种鉴定 579一、兵马俑芽胞杆菌新种鉴定 579二、仙草芽胞杆菌新种鉴定 591三、慈湖芽胞杆菌新种鉴定 600四、台湾芽胞杆菌新种鉴定 608五、武夷山芽胞杆菌新种鉴定 615第五节 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组系统发育 622一、概述 622二、研究方法 623三、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组测定 627四、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组特性 635五、基于脂肪酸组芽胞杆菌属系统发育 637六、讨论 642第六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属内分群 647第一节 概述 647第二节 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划分 648一、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组测定 648二、芽胞杆菌主要脂肪酸数据矩阵构建 651三、芽胞杆菌属的脂肪酸群 652四、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多样性指数 657第三节 类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划分 660一、类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组测定 660二、类芽胞杆菌主要脂肪酸数据矩阵构建 663三、类芽胞杆菌属的脂肪酸群 664四、类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多样性指数 666第四节 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的划分 667一、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组测定 667二、短芽胞杆菌主要脂肪酸数据矩阵构建 671三、短芽胞杆菌属的脂肪酸群 672四、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群多样性指数 674第五节 讨论 675第七章 芽胞杆菌脂肪酸组种下分型 677第一节 概述 677第二节 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种下分型 677一、解淀粉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677二、萎缩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683三、嗜碱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698四、栗褐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11五、蜡样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16六、环状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80七、克氏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85八、迟缓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91九、地衣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797十、巨大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806十一、蕈状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844十二、短小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858十三、简单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875十四、枯草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882十五、苏云金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16十六、稠性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21第三节 短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种下分型 936一、千叶短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36二、副短短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43三、茹氏短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50第四节 类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种下分型 957一、幼虫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57二、灿烂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61三、慢病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66四、浸麻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71五、多黏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78六、强壮类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91第五节 其他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种下分型 999一、乳酸芽胞乳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999二、泛酸枝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1004三、嗜热噬脂肪地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1013四、纺锤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1020五、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脂肪酸型分析 1025第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芽胞杆菌芽胞杆菌第4卷:芽胞杆菌脂肪酸组学》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995975.html